石凤丹
兰科斑叶兰属植物
石凤丹,中药名。为兰科斑叶兰属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procera(Ker-Gawl. ) Hook.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支气管炎,哮喘。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肝、肺经。
功效
祛风除湿,止咳平喘。
主治
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支气管炎,哮喘。
相关配伍
1、关节痛:高斑叶兰24g,猪脚1只。水炖服。
2、跌打损伤:高斑叶兰9g。水煎,加酒适量服。
3、对口疮:高斑叶兰9-15g,鸡蛋1枚。水炖服。
(1-3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或泡酒服,9-15g。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炮制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拣除杂质,抢水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性
高斑叶兰又名:穗花斑叶兰、斑叶兰。植株高22-80厘米。根状茎短而粗,具节。茎直立,无毛,具6-8枚叶。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5厘米,宽2-5.5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具柄;叶柄长3-7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长12-50厘米,具5-7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小花,似穗状,长10-15厘米,花序轴被毛;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无毛,长5-7毫米;子房圆柱形,被毛,连花梗长3-5毫米;花小,白色带淡绿,芳香,不偏向一侧;萼片具1脉,先端急尖,无毛,中萼片卵形或椭圆形,凹陷,长3-3.5毫米,宽1.7-2.5毫米,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卵形,长2.5-3.2毫米,宽1.5-2.2毫米;花瓣匙形,白色,长3-3.5毫米,上部宽1-1.2毫米,先端稍钝,具1脉,无毛;唇瓣宽卵形,厚,长2.2-2.5毫米,宽1.5-1.7毫米,基部凹陷,囊状,内面有腺毛,前端反卷,唇盘上具2枚胼胝体;蕊柱短而宽,长2毫米;花药宽卵状三角形;花粉团长约1.3毫米;蕊喙直立,2裂;柱头1个,横椭圆形。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溪涧湿地,或附生于石壁上。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全株长15-80cm。根茎短,有数条根。根弯曲而相互纠结,表面有黄柔毛,质较韧。茎圆柱形,黄绿色,无毛。叶多皱缩,棕黄色或带绿色,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5cm,宽2-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成叶柄,长3-7cm,基部鞘状抱茎,全缘,具平行脉。有时可见穗状花序。气微,味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4:22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