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石刻博物馆位于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占地15亩,AA级景点。现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国最大的古碑“五礼记碑”,大名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展览以邯郸石刻文化遗存为主题,以实物、图片、图表、拓片、文字、影像等为载体,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系统反映了邯郸地区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艺术。
博物馆北廊主要陈列自唐至民国各时期碑刻25件,东廊北端为碑刻11件,墓志38方,西廊为大名籍现代书法家书写大名典故、史料及说明碑60余件。馆内中心树立“五礼记碑”,地面散放碑刻、石雕等20余件,极具观赏价值。
邯郸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创造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艺术形态。邯郸境内至今还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汉代“群臣上醻”和“赵国易阳南界”刻石。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北齐样式”,对隋唐以后造像艺术影响深远。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为隶属于县文保所的一个集石刻保护、旅游、观光的一个开放场所,与县文保所为一套人马,原定名为“大名县碑廊”,1984年始定址在县招待所院内东南角,占地面积5493平方米,1985年以来,陆续运进碑刻11件。后考虑“王礼记碑”搬迁困难和馆址较小,迁址于县城东7华里孔庄村北现址,占地面积约9800平方米,石刻馆1986年5月奠基,1987年元月将全国最大古碑“五礼记碑”残块由大街乡双台村迁入1987年8月,将原址11件碑刻迁入。1988年11月至1989年5月将“五礼记碑”修复树立。1989年改名为“大名县石刻博物馆”。1996年9月在全县征集碑刻40余件,建主北廊二十五间。1997年至2004年陆续征集碑刻90余件。2002年“石刻博物馆”列入“县城建十大工程”之一,投资二百余万元,进行了围墙翻修、大门修建、办公室、展室及库房共十间、东廊三十间、西廊二十九间及角亭、人工湖的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