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镇位于密云县东北部的潮河之畔。距县城30公里,地处密云县的中心。据记载:原在石匣城西平地上,有块巨石如匣,故名。石匣城,明弘治十七年(1504)始建。据县志载:汉代在此设过要阳县城。石匣城垣为方形,每面500米,各面正中设一门,城内随门设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别称为东、西、南、北大街。东、南、北三门皆有瓮城城门,西门没有瓮城,城门外有护城河石桥一座。
名字由来
石匣位于
密云县东北部。东北邻东关,西南为大屯,南侧为密云水库。传说,城中有石如匣,故而得名。石匣遗址位于密云县东北部的潮河之畔。距县城30公里,地处密云县的中心。据记载:原在石匣城西平地上,有块巨石如匣,故有此名。
石匣地处密云中部盆地东端,是北出古北口的咽喉要道,明清时为密云中部的商业中心,也是关内外贸易集散地。石匣城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0),城墙周长四里有余,呈正方形,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石匣城原为土城,嘉靖四十五年改筑石城。原石匣古城今已成密云水库的淹没区,在水库水位下降时,还可以看到石匣城垣。1958年北移至丘阳建新村,仍沿用旧称。
理解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首都国际机场35千米。总面积2229.4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6.8万人(2010年末) 。全县辖2个街道、17个镇、1个地区办事处。该县年均降水量661.3毫米,年均温10.8℃。矿藏有铁、 密云水库秋色[1]铅、铝、钨、金和石灰岩、大理石等。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华北第一大水库密云水库位于县境中部,控制潮河、白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总库容43.8亿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积188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面积近10%。
延伸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设置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公元596年(隋开皇16年),在旧玄州处设檀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改檀州为安乐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云为檀州。公元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给契丹。檀州为16州之一,密云为辽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宝和七年)改横山为檀州。金太守废檀州,密云为中都路顺州。元朝时,密云为大都路檀州地,以后又复设密云县。
基本介绍
按当地旧俗称:东门为喜门,结婚嫁娶、新官上任等则出入东门;西门为水门,刑斩解差等则出入西门;南门为火门,求雨出征等事项出入南门;北门为鬼门,祭机祀殡葬等出入北门。在北门城楼上有一座真武庙,在城门洞上方书“玄天锁钥”。在北门外的小山包上还建有一座高达4丈烽火台式的“镇夷楼”。据传,石匣一度曾叫过“黄花镇”,登楼,可以俯瞅全城,因此又叫“看花楼”。石匣自古以来就是华北通往东北松辽大平原的交通要道,它三面临关,即:东南墙子路关,正东曹家路关,东北古北口关。明、清两代都在此驻军。在城内街面上有大小店铺、商号等营业门市110多家。旧历每月逢二、逢七日为大集。石匣城内外有历代修建的庙宇达30多座,其中较大的有一丈多高的干手干眼铜佛像的大佛寺,有位居全镇制高点的玉皇皋,还有天齐庙、地藏庵、三教堂、圆觉观等等。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石匣镇变成了密云水库的淹没区。当水库的水位下降时,尚能露出
石匣镇遗址的痕迹。
历史沿革
历史传说
传说一
相传,石匣城西门地下埋着一个巨大的石匣,里面装有宝物。过去曾有许多人到此挖宝,皆无所获。《密云县志》记载:“县北六十里石匣西门外,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尝启之,终不能开。”对此说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建造石匣城的奠基石呈正方形,因而把奠基石误传为石匣。另一种认为可能有财主在此藏过宝物,以讹传讹将其神话了。
民间传说石匣中住着一只
金蟾,能呼风唤雨,掌管一方旱涝。谁能听到金蟾鸣叫,必有喜事临门。传说
乾隆年间,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干涸,石匣附近的百姓纷纷议论:“金蟾搬走了,还是不灵了,为什么不叫,不下雨了?”此话被金蟾听到。是夜,金蟾的叫声唤醒了村民,大家都说“金蟾回来了!”第二天夜里便下了一场大雨。
传说二
鹿邑县太清宫镇的人们都知道,太清宫西边不远的小吴庄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个大字:“要得石匣开,还得唐王来。”这十个字引出一段历史传说来。唐朝
李渊追封
李老君为自己的祖先,后来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当了皇帝,便特意从京城长安赶到曲仁里老子庙祭祖烧香。
李世相传,石匣城西门地下埋着一个巨大的石匣,里面装有宝物。过去曾有许多人到此挖宝,皆无所获。《密云县志》记载:“县北六十里石匣西门外,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尝启之,终不能开。”对此说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建造石匣城的奠基石呈正方形,因而把奠基石误传为石匣。另一种认为可能有财主在此藏过宝物,以讹传讹将其神话了。
民间传说石匣中住着一只金蟾,能呼风唤雨,掌管一方旱涝。谁能听到金蟾鸣叫,必有喜事临门。传说乾隆年间,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干涸,石匣附近的百姓纷纷议论:“金蟾搬走了,还是不灵了,为什么不叫,不下雨了?”此话被金蟾听到。是夜,金蟾的叫声唤醒了村民,大家都说“金蟾回来了!”第二天夜里便下了一场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