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桂花
木犀科木犀属植物
石山桂花(Osmanthus fordii Hemsl.)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小枝灰褐色,幼枝淡灰黄色,有皮孔,均无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稀狭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腺点在上面呈针尖状突起,在下面呈针孔状凹点,中脉在上面略凹入,下面凸起,侧脉在两面均明显凸起,叶柄无毛。花序簇生于叶腋,每腋内有花;苞片具长尖头,无毛;花冠白色,裂片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花药药隔在花药先端稍突起呈一钝头。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约2米。小枝灰褐色,幼枝淡灰黄色,有皮孔,均无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稀狭卵形,长3-5(-6)厘米,宽2-2.5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腺点在上面呈针尖状突起,在下面呈针孔状凹点,中脉在上面略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6对,在两面均明显凸起,与小脉连接呈网状;叶柄长0.5-1厘米,无毛。
花序簇生于叶腋,每腋内有花6-12朵;苞片长约3毫米,具长尖头,无毛;花梗长1-4毫米;花萼长约0.5毫米,具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膜质;花冠管长约1.5毫米,裂片圆形,长1.5-2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突起呈一钝头。花冠荷花型,内扣、半闭合;雄蕊发达,2-3枚;花色乳黄至乳白,有甜香叶,部分植株能结籽。
分布范围
分布中国广东、广西的石山疏林中,在桂林、上海等地中有栽培。
育植技术
播种
扦插
嫁接
嫁接繁殖是石山桂花繁殖育苗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成苗快、长势旺、开花早、保持品种性状的稳定性、管理较粗放等。
病虫防治
连作的苗圃容易发生叶枯病和立枯病,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或苗木根颈部和根部皮层腐烂,而导致全株枯死。因此,石山桂花如发生病害应及早喷布波尔多液防治。幼苗期还容易在嫩叶上发生蚜虫危害,应及时防治。在桂林市,春季蚜虫孵化初期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在家庭阳台种植石山桂花,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在露地栽培的石山桂花,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等,喷洒树冠1-2次,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价值
石山桂花为生长迅速、易繁殖、管理简便的优良庭园观赏树种。以其在园林绿化中的表现,是城乡绿化中具推广价值的新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新闻报道
在中国桂林2004年12月11日首次发现大面积野生石山桂花,桂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在灵川县海洋乡发现野生石山桂花的数量有300多株。这一发现,不仅弥补了《中国植物志》中没有把桂林列入石山桂花原产地的缺漏,也为研究石山桂花这种桂林特色植物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这次大面积野生石山桂花的发现地点位于灵川县海洋乡的一座石灰岩山上,从山腰到山顶,现场发现的石山桂花朵呈钟状下垂,颜色大多为白色,少量为浅黄色,均生长在石崖峭壁上,由于生长的小环境良好,这片大面积的石山桂花依旧是花满枝头,清香四溢。除了有树龄几十年,直径10多公分的大石山桂花外,还有一些高1米左右的小石山桂花,还在一石缝里发现了一棵高约40厘米的石山桂花苗,这充分证明了这片野生石山桂花有结籽的现象,可以进行自然更新,繁殖后代。
参考资料
石山桂花.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石山桂花.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1:4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