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火龙
四川地区达州市达川区石桥的民俗文化活动
达州石桥火龙,是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民俗文化活动。闹春已延续千年。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是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火龙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首、龙尾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
民俗简介
火龙演变
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地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把长,发展到现在最长可达30多米长。烧火龙有很多讲究,先是要看一个好日子,再请有经验的老师父挑选精壮男子上山去砍竹子,并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来制作火龙。火龙制作好以后,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请龙,龙请好后,就开始为龙点睛,然后把龙抬到河边先烧香再向火龙“请水”。正月十一到十五开始了最热闹的烧火龙活动。到了十五元宵夜,活动进入最高潮。
古镇的男女老幼,都渴望能看到表演烧火龙,给人们带来吉祥。火花如若烫到你了,那你一定会发大财。特别是擎龙头的就更了不起,出钱最多的才能擎龙头,擎了龙头,在新的一年,一定会行好运,人们叫“大发龙运”(发大财)。火龙在烧前,人们会把龙的长须剪下来丢进一口大锅里,并放好米,煮一锅稀饭,等人们烧完龙后,前来吃龙须饭。吃完饭后,整个活动才宣告结束。
火龙历史
石桥是达州的一个小镇,始建汉代,明末战毁。清顺治年间“湖广填川”移民重建。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石桥镇丰富的民俗文化。退休多年的老镇长何成才一直在发掘和研究石桥的历史。据他考证,石桥“耍火龙”的习俗始于“湖广填川”时期,人们为了求得平安,祈求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渐渐形成了“耍火龙”的民俗。
石桥人口传的火龙史,简直就是一出神话故事。相传,古时石桥一带旱灾连年,有一年的元宵节,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口吐祥云。随后大雨滂沱,维持了数天,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度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人们感激火龙,所以每年都在元宵节舞动火龙,巡游村寨。
石桥镇的老人们介绍,“耍火龙”有很多讲究。先要请有经验的老匠师用竹、篾、纸精心制作神龙。神龙共九节,有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龙头、龙身、龙尾由麻布相连,长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 神龙制作好以后,要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个“请龙”仪式。“请龙”仪式后,就为龙点睛。初十这天下午,人们举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把龙抬到挑水河边,点起香蜡,燃起爆竹,热热闹闹地为龙“请水”。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后,从正月十一晚上开始,九名青壮汉子便举起火龙,穿梭在石桥的大街小巷。沿途,人们抱着用石头做成的花钵追逐着火龙,被点燃的花钵里喷射出红红的烟花,烧向火龙和舞龙的汉子。沸腾的狂欢一直进行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人们再次来到挑水河畔,用火点燃神龙,满脸虔诚地举行“送龙”仪式。
火龙情结
几百年来,“耍火龙”在石桥古镇代代流传。石桥人对火龙的热情年甚一年。春节,全镇共扎了七条“火龙”,是历年来最多的。石桥火龙不仅吸引了附近乡镇的民众,相邻的达州、巴中渠县平昌也有不少人驱车前来观看。观看“耍火龙”的人数达十多万人次,也创下历史之最。
在石桥镇,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堆着石头花钵,多的七八个,少的两三个。石桥的居民们告诉记者,“耍火龙”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大家所有的热情。每年,家家户户都要买来硝、硫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药,再填进石头花钵里。从正月十一开始的每个晚上,人们就抱着这样的花钵等在家门口,等着火龙的到来。
“来了,来了,火龙来了!”人们抱着已点燃的花钵,冲向火龙。刹那间,烟花四溅,人声鼎沸。此时的火龙已经被喷射而来的焰火团团包围。舞火龙的汉子裸露着身体,只穿一条遮羞的短裤,任由喷射的焰火烧炙着肌肤,还狂喊:“爽!舒服!”
几天火龙耍下来,汉子们浑身被烧满芝麻大小的伤疤,要一个多月才能痊愈。“可以驱邪祛病,可以带来好运气。”汉子们说,“这点疤不算啥,明年我们还要舞火龙。”
没有火龙的春节怎么过?石桥人谁都不愿意想。曾经有一年,当地党政领导从安全角度考虑,禁止了“耍火龙”的活动,结果民众怨声载道。石桥居民对“耍火龙”等民俗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还有不少居民呼吁要恢复烟火架、娃娃班、车车灯、划旱船等消失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动。
其它相关
民间传说
我们华夏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出“龙”这一形象,将它化为民族神圣的标记和符号,并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舞龙灯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全国的老百姓都很喜欢。达县石桥镇元宵节烧火龙的习俗据考证已传承上千年了。
A
相传古石桥是著名的旱码头,十年九旱,民不聊生。有一年正月十五,石桥来了一位外地云游的老道士,看到民众生活极端困苦,很想帮助这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就叫当地民众在各自门前供好祭祀的猪头、米酒,备好香、蜡、纸、火炮和烟花等物品,嘱咐大家一旦看到天空中有神龙经过,立刻要敲起锣鼓,燃放烟花、爆竹,吸引神龙的注意,并及时烧钱化纸,奉上上等的猪头、米酒等祭祀物品。还说只要留住神龙片刻,神龙一定会普降甘露,惠泽万民。
石桥的百姓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老道士所言,各家各户都倾其所有,尽力及时备好香、蜡、米酒等祭祀之物,等待神龙驾临。
老道士别了众人独自一人来到场镇旁的挑水河边施起了法术。夜幕渐渐降临,正当人们要心灰意冷时,突然,从河潭中窜出一根巨大的水柱,一道霞光后,半空中出现了一条神采飞扬的火龙。人们欣喜若狂,立刻按老道士的嘱咐,燃放烟花、爆竹,吸引神龙的注意,又烧钱化纸。神龙看见地上的绚丽的烟花,听到地上欢庆的锣鼓声、爆竹声,就游到地上来慢慢欣赏。受到人们的最高礼遇后,神龙就腾上天空,口吐祥云,祥云很快覆满天空。霎时,大雨滂沱,石桥久旱终逢甘露……人们看到天空下起了雨,期盼来年丰收的景象就要实现,更是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十分快乐的元宵节。
B
石桥也自此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了。从那以后,石桥人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就自发组织模仿火龙兴云降雨的情景,搞起了烧火龙的庆祝和祈福仪式。这样,人们在一年之首的正月烧火龙,包含庄稼人美好的愿望的行动就得以长期流传下来了。
现代石桥镇传承的烧火龙仪式主要包括:扎龙、请水、烧龙、清宅、罢龙等五部分。火龙龙身由篾片、麻布、纸等扎成,除宝灯外,龙头、龙身到龙尾由一条10 多米长的麻布连接而成,再配上龙须,绘上鳞、角、爪等。其独具特色的排灯、龙眼子,配上专用的纸花筒、石钵花以及独门绝技打水花等,煞是好看。每条龙由8 —10名青壮男汉组成,头戴龙帽,脚穿草鞋,赤膊上阵,一人持大红龙宝,余者各举一节用麻布、竹蔑做成的神龙,伴随着锣鼓声沿街高吭,蜿蜒翻腾……成千上万的当地街民和外来游客用硝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的烟花,尽情地对神龙进行燃放,使之火花四溅,场面十分喜庆隆烈,让人喝彩不绝。
表演时,既可一条龙单独表演,也可两条龙或多条龙同时表演。表演内容有“翻江倒海”、“九龙奉圣”、“兴云降雨”、“跃龙门”、“龙卷风”等,腾、翻、扑、飞、滚、游,一招一式,变幻莫测,表演独到,场面蔚为壮观。进行到高潮时,一拨拨水花猛地打来,翻腾的火龙和潮水般的围观观众,水乳交融,和着那绮丽辉煌、光彩夺目的火光中表现出的勇敢、强悍,以及对来年美好的共同祈福都融入其中,真叫人流连忘返。
C
明朝中叶,石桥人在传说当年老道士做法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庙,叫“神龙庙”,后来不幸被毁;在当年河水倒流的位置架设了一座石拱桥,取名“倒石桥”,桥上雕刻有龙头和龙尾。如今,倒石桥已列为达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达县志》、《石桥镇志》介绍:公元619年,达县石桥镇旧称柳杨县。又云:烧火龙在柳杨城、三汇一带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烧火龙,每逢此时,方圆数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往观看。”由此可见,石桥镇烧火龙活动,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安全问题
石桥的火龙与其他地方的火龙有很大的不同--不用铁水烧,而是用上一代人传下来的方法,用自制的石头花钵烧龙。“石桥的火龙安全得多。”老镇长何成才说。
尽管如此,无论是石桥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还是各个社区的干部,每到“耍火龙”的时候,心情都特别紧张--担心发生火灾,担心花钵爆炸伤人,甚至担心人多引发踩踏事故。
“只有加强引导和监管。”为避免发生事故,每次“耍火龙”,当地党委政府的所有干部都会被动员起来,跟在火龙旁保驾护航。“每条龙至少要跟20多个人。”石桥镇的史镇长说。就连家家户户的石头花钵,干部们都要去检查一番,“要选泡渣石,石头必须烘干再装药,石头上的眼子要插得进一支烟。”
出于安全的考虑,当地组织了大量安全的纸质烟花出售给群众烧龙。结果群众普遍反映纸烟花喷花时间太短,与可以持续喷射两三分钟的石头花钵相比,“烧起很不过瘾!”最后,不少人还是搬出了石头花钵。干部告诉狂欢的人们,不要用手直接去抱花钵,最好把花钵架在板凳上,“提着板凳用花钵去烧龙效果一样,还安全些。”
保护样板
石桥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甚多。除了火龙,“烟火架”也堪称一绝。然而,从1972年之后,石桥就再也没有燃放过烟火架。如今,曾经参与过烟火架制作的人已相继辞世,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制作烟火架的零星细节。
如今,我们只能从上了些年纪的长者那里听闻一些关于烟火架的细节。烟火架有三层楼高,每层都按照“五龙捧圣”、“双凤朝阳”、“八仙过海”、“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扎有精致鲜活的小纸人。点燃烟火架,小纸人就会栩栩如生地动起来,犹如演戏一般。
如何抢救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民俗瑰宝,让它们重焕熠熠光辉?老镇长何成才和镇上的文化专干赵家胜找到了那两位老人,请他们回忆关于烟火架的一切细节。“今年我们打算重新试制烟火架。”
石桥镇党委政府的打算要更宏大一些,除了支持何成才和赵家胜所做的事情,引导民间对火龙的热情外,他们还打算办一个“火龙节”,让火龙成为石桥旅游的亮点。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8 10:29
目录
概述
民俗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