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椒草
中药名
石椒草,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sessilicarpaLev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功效。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
别名
石交、岩椒草、石胡椒、羊不吃、九牛二虎草、铁帚把、千里马、羊膻草、铜脚地枝蒿、小狼毒、臭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凉。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主治
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感冒或流感:石椒草9g,杏叶防风6g,生姜3片。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预防流行性感冒:石椒草、杨梅根各15g,香薷3g。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3天,红糖为引。(《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石椒草12g,朱砂根12g,三匹风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4、治腮腺炎:石椒草、黄芩、黄柏各9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5、治冷寒胃气疼痛:石椒草不拘多少,连根叶俱可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热烧酒服。(《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4.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形态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略扭曲,有纵纹及黑色圆形小突起。二或三回三出复叶互生,纸质;总叶柄长2-16mm,小叶几无柄;小叶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长3-5mm,宽2-4m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有透明腺点。顶生聚伞花序;花具花梗,花较岩椒草细小;花萼深4裂,中部以下合生;花瓣4,白色,卵圆形,长约2mm,薄膜质,有透明腺点;雄蕊8,长短相间;子房上位,心皮4,基部分离。蒴果,卵形,成熟时从顶部起沿腹缝线开裂,4瓣。果无柄。花期4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野林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全草长30-80cm。根呈类圆柱形,多分枝,长8-25cm,直径1.5-8m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纹及多数细根。茎圆柱形,直径1-2mm,有分枝,表面暗紫色或黄绿色。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多卷曲。小叶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cm,宽约1.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黄绿色或灰绿色,有透明油点。顶生圆锥花序有时可见小花或蒴果。气特异,味苦、辛。以叶多、气味浓者为佳。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解热等作用。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多发性疖肿等。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理气镇痛,消炎。”
附注
另有一种松风草Boenninghauseniahauseniaalbiflora (Hook.)Meiss.植株较高达,子房具柄。常混用,但药效较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09:43
目录
概述
别名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