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郭沫若散文作品
《石榴》是郭沫若1942年创作的散文。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全文构思新颖,意象独特,语言细致真切,刻画颇见匠心。
作品原文
石榴
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②,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③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④,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作品注释
①枯瘠 :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②金罍(léi):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③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④丰腴:丰满。
创作背景
1942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
作品鉴赏
内容结构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灿烂而又热烈的夏天真正地来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季的炎热都是一种相当难熬的苦楚,而对树木,“它的威力”也很可怕,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很多“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在“炎阳的直射”下甘拜下风了。由“最可爱”领起。因为石榴的花不但形态美,而且还具有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在各种花面对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争妍斗艳”之时,石榴花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写了枝条、嫩叶和石榴花。第二到五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花。分别写了花的色:“火红”;花的多:“越开越密”、“越开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写出了石榴的活泼、美丽,第六自然段它的果实——石榴。主要写了它的两个方面: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及它的外形。
第三部分为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以及热切的追求和抱负。
实际上,在这篇文章里,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她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充塞宇宙、无穷无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审美的意义上,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她的美丽,她的灿烂,她的燃烧,她的生命的热力,不仅是对夏天的装点和呼应,更是对夏天的“授予”。
艺术特色
《石榴》构思的焦点和意象的核心,就在于新颖独异,既表现榴花形象特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比喻‘夏天的心脏’”,作品之中形象并不高大的石榴,特别是其小小的榴火———这“夏天的心脏”,与阔大无垠而又有着无穷威力的夏天构成了很大的空间与力量上的张力,而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张力之下,榴火的形象熠熠生辉、生机盎然。
作家对石榴形象的刻画颇见匠心,仿佛一则影视小品,作品从开始就为读者不断呈现着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影视画面。先是一幅中远景的画面:炎热的夏季,万木丛中开花的石榴。第二段,是一幅近景:集中展示了石榴的形象,她的枝干、她的叶片。第三至第六段,特写:以动态画面的方式展示榴花的形成、特征,及其在秋天结成果实。第八段,画面拉回,重新展现中远景的夏季图景。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石榴》对石榴形象的刻画还显示出作者相当高超的语言艺术。作家对石榴的观察有着足够的细致、准确与真切,除了一些词汇的精确运用之外,诸如“比喻”和“拟人”这样的修辞技巧,还在作品中有相当频繁而又极为成功的使用。比如,将榴花比喻为“花瓶”、“希腊式的安普剌”和“中国式的金罍”,直至将其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比如,又对榴花进行拟人化的修辞,将其由榴花演变为果实比拟变戏法,而且还会对其戏法“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从而“露出一口的皓齿”。这些修辞,不仅使作品对于石榴的刻画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而且还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充满了机趣,从而也更加有益于展现石榴的生命活力。
名家评价
河南省诗歌协会副会长李传申《名作欣赏》:读完散文《石榴》,恨不得马上钻入石榴林,把那火红的榴花作为青春的象征。或者在重阳节采摘一颗,剥出那晶莹丰腴的颗粒,美美地品尝它酸的或甜的美汁。因为作者把它写得那样的美,那样的可爱。为什么不到五百字的散文,就把石榴描绘得那样富有神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爱得深切,然后把这种爱凝结成生动的形象,精妙地比喻出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言宏《夏天的心脏 火热的灵魂——郭沫若的〈石榴〉》:在郭沫若全部的散文作品中,《石榴》也许并不是最好的篇章,如果从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方面提出要求,它很显然地略嫌单薄了一些,但是,它的感情的坦率与热烈及其色彩的明亮,足以使其具有了相当独特的价值。
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冯望岳《郭沫若的文学世界》:作者歌颂的夏天,分明是华夏之天,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天;那“夏天的心脏”分明是优秀的华夏儿女——中国共产党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于书勤《郭沫若〈石榴〉的审美特征探析》:郭沫若的《石榴》是一篇歌颂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抒发坚信正义必胜感情的优美散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石榴的审美特征:意蕴美,作品充溢并散发着生气勃勃的生命热力;形象美,是一种“妙幻的演艺”;修辞美,精彩而出神入化。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四川乐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一生著述颇丰,诗歌与历史剧的创作成就最大。有《郭沫若全集》《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史稿》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30 12:1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