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松,男,号悟斋主人,松庐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入展获奖
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提名奖(中国书协)
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入展(中国书协)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纪念
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览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入展(中国书协)
“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赛入展(中国书协)
第二届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入展(中国书协)
新世纪首届安徽省书法大展优秀奖(安徽省书协)
新世纪第二届安徽省书法大展优秀奖(安徽省书协)
安徽首届隶书法展优秀奖(安徽省书协)
“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入展(中国书协)
书艺探索
书法创作似乎始终在不断地翻耕文化的熟土,一遍又一遍。至少是看起来似乎已经很难再找到前人尚未开发的地域。
但作为一种艺术,我们仍然期待,在创作或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能够感受得到其中既蕴含有传统核心的东西,同时还有以前的传统中没有的东西,而且,二者还能够妙合无垠。
传统中核心的东西,包括技巧,更包括精神。书法讲究笔法和结构,讲究作品神、气、韵混成的意境,讲究“书如其人”,个体与时代相呼应相激发所生成的整体精神境界。另一个方面,传统中没有的东西,指的是作品中能够表现出新的技法、新的构成,以及新的蕴涵、新的意境,哪怕只是一些萌芽、一抹曙光。这需要生命个体和他置身其中的时代的艺术缘分,需要艺术敏悟,更需要百折不挠九死无悔的艺术虔诚。只有同时做到了这两点,才会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时代里出色的书法家。
石海松做了一些尝试,这本《石海松书法作品集》就是体现。方茂鸿先生说海松喜欢尝试着把各种书体糅在一起,比如魏楷和唐楷,隶书和楷书,行书和楷书,海松自己则说:“一开始是想在楷书里添加一些隶书、行书方面的元素使楷书更加丰富,后来发现在行草方面有些潜质,故对行草用功很勤。”这些都是难得的尝试。在他新出的书法作品集中,我们可以读到为数不少的彰显这种努力的作品。可以看出,海松用在隶书上的工夫很深,我估计他书法起步的底子,在碑学上。在这个基础上,海松对他的楷书以及行草书确实做了一些迷人的点化,从而显得别有一份趣味。
翻检书法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不断地尝试,才步步推进了书艺的拓展与翻新。比如,宋以前,行书以隶书为基础、笔法以转笔为基础;宋代开始,笔法转为以提按为基底,书写因此更加丰富俊逸。清代碑学兴起,从邓石如到赵之谦,援其时之笔法,篆书中加入提按,彼时人们所熟悉的楷书、行书笔法,反过来又进入了篆书之中,篆书显示出了别样风姿。再比如,明代书家作品多介于草书和行草之间,行笔是草书的节奏,但其中又夹杂不少行书的结构,这又与王羲之、王献之行书中夹杂草书的做法恰成比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松的尝试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对于他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书法作品的有机性,决定了它在哪怕只是寥寥数字、数行的写作中,就已经包含了他所掌握的技法的全部要素:点画、字结构、行的衔接与呼应,等等。对于一位出色的书家来说,作品对于基本技法要求的精准程度之高,远出于一般人的想象,因此书法家莫不讲究“退笔如山”、“池水尽墨”的修养功夫。海松浸润于传统文化的陶冶中,刻苦而勤勉,既能在前人的杰作前虚心流连,心慕手追,又勇于有自己创新变化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努力把它表现出来,发掘其中的可能性,这就难能可贵。
但更重要的,中国书法的悠悠之功,在于对修养的强调。修养的核心,是书者主体精神世界的陶冶,强调修养根本上是在强调书者高水平的精神生活。海松为人温儒,眼镜后总折射出一股含蓄的气势,精于思考,勤于感悟。在他设计别具一格的作品集里,记录着他的思考和妙悟。比如他说“书法应把基本的练习作为支撑点,在创作中切勿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同时把变化贯穿其中,最后用审美去调整方向”,并且“其实做人就和书法一样”;他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现在渐渐有所感悟,理解了大家作品看似平淡,实则深藏玄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这些甘苦其中的点滴记录,对他自己是总结,对别人是启发。
书法有一个深层目标:寄托、表现作为个体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切。它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生命进程的庄严意味。书法能够表现人,不仅表现此刻的人,还可以表现一个人整个的一生。更为要紧的是,书法需要一个人用一生去表现,因此在生命个体达到完满之前,他的书法是不完整的。根据项穆的理论,书法家需要四十年的成长期:“计其始终,非四十载不能成也”。(《书法雅言·功序》)如此说来,海松的尝试确实永无止尽了。
这也许就是海松孜孜以求地不断追求书法精进的理由吧。
所获荣誉
2024年10月,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书法创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