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村位于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全村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1亩;共辖13个社, 280户、总人口986人,劳动力475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260人),劳务输出90人,村、社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党支部下辖2个党小组,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2人,35岁以下党员5人,50岁以上党员13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6人。全村现有公路18公里,其中水泥路12公里。村主导产业是:柑桔、养猪、樱桃、劳务输出。
兴国县辖村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石燕村位于长冈乡东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21亩,山地面积9000亩,共有村小组14个,农户687户,总人口3100人。2006年,干部带头发展新产业,烟叶种植零突破,发展烟叶81.5亩,交售烟叶8917.70公斤。长冈乡千亩无公害脐橙基地、甜橙基地处于石燕村长冈水库渠道边,水源充足,生态环境优美,依托长冈水库丹霞湖旅游景点,成为广大“农家游”爱好者的好去处。
两碗乡辖村
村情概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两碗乡石燕村是水富县两碗乡的一个行政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水富县城30公里。东面邻横江间,南面邻两碗花坛村,西邻太平复兴村,北面邻新滩村。辖青杠、新田等2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64户,1750人,其中农业人口人数为1750人,劳动力592人;国土面积23.25平方公里,海拔970米,年平均气温15.6℃,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154亩,林地27309.33亩,人均耕地2.37亩,共有经济林果地20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养业收入为主,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3元,村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资源
该村会位于两碗北边,距两碗8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3.25平方公里,拥有林地27309.33亩。耕地总面积4154亩(其中:田320亩,地3834亩),人均耕地2.37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经济林果地200亩,主要种植杂交竹作物,有水面面积1300亩。
基础设施
农村经济
2006年整个村委会
农村经济总收入59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5%;畜牧业收入450.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5.8%;渔业收入1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1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外出劳务收入1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3元。
该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石燕村目前已有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347户,,26户居住于砖木结构的住房,还有5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2006年底整个村委会共拥有摩托车6辆。
特色产业
石燕村委会的主要以养殖黑山羊、生猪为主, 2006年畜牧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65.4万元,占
农村经济总收入78.2%。
人口卫生
石燕村委会是以汉族为主(是汉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738人,苗族12人。整个村委会现有农户464户,共1750人,其中男825人,女925人。农业人口数为1750人,劳动力592人,从事第一产业241人,外出务工人数143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第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3人,享受低保人数13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1669人,参合率9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委会距离乡卫生院8公里。
文化教育
石燕村委会有村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拥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151人,距离水富第五中学9公里。目前整个村委会
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151人,其中小学生人数124人,中学生人数27人。
该村委会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3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石燕村委会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3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11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50人,60岁以上的13人。
全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个,共有团员108人。
石燕村委会党总支2006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等等。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6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405.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差,信息闭塞,农民科技水平不高,增收困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继续抓好竹子、黄柏、砂仁、生猪产、养羊业。。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02.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9.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9亩。 该村到2014年底,有4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白沙镇辖村
湖南省长沙县白沙镇石燕村地处白沙乡东南部,东邻金井镇,西接福临镇,南靠上华村,北抵报母村。村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0亩。辖19个居民小组,731户,人口2500人。
环境面貌大幅改变。石燕村共建设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桶745个、垃圾池102个,所有设施均已覆盖到全村各组、冲;开展建设沼气池515口,净化池建设158口,改厕203户,攻克了养殖污染治理的难题;通过开展农户家居净化、绿化、亮化“三化”行动,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状况。
精神文化活动广泛开展。2011年新建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集健身、农家书屋、棋牌室、球场于一体,经常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基础设施合理改善。乡道高白线、福南线贯穿其中。投资200多万元硬化道路7.4公里,并对主要道路进行了绿化。完成了小集镇路灯亮化工程,48盏崭新明亮的路灯照亮了米山桥至梁家段2公里集镇的夜空。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石燕村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承包经营果园,着力开展水果基地建设。振海、伟意、益成、天野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山地开发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香薯、冬枣、油茶等经济作物均长势喜人、效益显著。
嘉禾县辖村
胡久平
石燕自古水陆交通便捷,近几年来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省道S215线穿石燕、石丘下两村而过,郴嘉一级公路与嘉新路在村南交汇,是嘉禾公路网络的交通枢纽,石燕大道与县城主干道人民路、晋屏路相接,嘉金路穿村西南而过,为石燕村民出行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公路网络。村南茶籽林与赤土坡被辟为石燕工业园,与坦塘村相连的荒山则被辟为坦塘工业园,村人打工足不出村。
村名由来
石燕村前有一山,其势挺拔,山顶有一块突出巨石。每当旭日初升,或是夕阳徐落之际,山中烟腾氤氲,水面雾气袅袅,再加上每家生火烧饭,腾起的炊烟,汇集成霭霭云潮,帐幔般环裹石山,渐渐只剩山顶黑黑的山尖巨石,形似燕子头,两旁延伸的燕溪上,雾气袅袅,宛如燕子张开的两翼。远远望去,像一只腾空的燕子,翻云冲雾,翩然若飞。石燕的先辈把这一景致誉为“石燕腾空”,山名“石燕山”,山顶巨石曰“燕子头”,溪流称为“燕溪”,村名叫作“石燕”,这便是石燕村名的由来。
建村历史
自宋初始祖明德公肇基石燕以来,石燕村世代为胡氏族人聚居之所。《嘉禾教育志》载,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时任礼部尚书的明德公奉诏钦祭九嶷山舜陵,车临桂郡,路经石燕,见其峰峦叠翠,溪泉漪涟,膏润原湿,地脉钟灵,两条河流在此交汇,可谓虎踞龙盘之绝佳胜地,诚足以辟望族,遂流连忘返,在此小居旬余,并作宗祠联云:“明智睿哲,誉享中外;德胜天地,道冠古今。”
约公元1020年,解组荣旋,携家眷来到石燕,定居下来。
裔孙分布
延及五世,庆衍十三公,云礽麟集,其分居别处,糜不人文愈盛。元勋公后裔迁新田砠湾、平乐;思善公卜宅临武芹菜里,开临武胡氏;思椿公字仲寿,行念十三翁,开舜字七房,舜举公迁小凤(启凤);舜杰公迁桂阳;舜潮公后裔迁宁远、临武、新田、蓝山等地;舜昶公后裔迁嘉禾石丘下、上宅、桂阳、临武、新田、宁远、永兴等地;舜钦公后裔开宜章、桂阳、蓝山、广东连州、广西富川等地;舜连公部分后裔迁平世楼胡。明德公裔孙散居附近市县共计几十县三百余村,族裔达三十万之众。其中分往上宅之支祖曰志叟,南宋时子清公由石燕初迁小湖山,志叟公继迁大湖山,大湖山即上宅也。志叟公之孙芳伯公以力农起家,初赁耕田才一亩八分,略占茶山麦地,其后渐以昌大,今上宅本村丁户之盛甲全县,而分居村庄达七十余处,艰难稼穑之极其广达如此!
石燕先贤
嫡祖深叟公志在世守,世居旧宅。深叟公创建大雄宝殿,舍香田四十亩,聿修祀事,积德深远,昌大家门,派衍繁盛。深叟公生五子:玉卿、寿卿、正卿、云卿、泽卿,其后嗣游泮食饩,书香继美,班班可考:元延祐乙卯(1315年),九世祖玉卿公由茂才举授南宁府同知;明洪武乙丑(1385年),十一世祖宗华公因贤良方正举授福建闽清县知县;明洪武丁丑(1397年),十三世祖以宽公任南昌府同知;以济公天顺庚辰任四川成都温江县知县;以亨公任县丞;胡溥公任广西融县知县;永乐壬寅胡琎公岁贡授四川峨眉县主簿;十四世叔祖胡珊公任祁阳吏目(以宽公第三子);天顺丁丑资甫公例监任广东电白县丞;诏甫公任县丞;明成化间(1465-1487年),十六世祖秉钻公,庠生,自以绩学未遇,不克上承先志,特置学田百担,以劝后人。举不胜举,石燕才郎。
历史沿革
石燕村古称石燕铺,明代以前,归辖衡州府桂阳州富乐乡。明崇祯十二年(1639)始置嘉禾县,划归嘉禾管辖。清初,依明制,康熙年间,增设区划,属富乐乡五都、六都。民国时,属坦坪区管辖。1961年始设莲荷人民公社,石燕村属莲荷公社管辖。1964年撤消莲荷公社建制,将石燕村划属坦坪公社。1978年,又将划出的10个行政村归回合并,复为莲荷公社,1984年改为莲荷乡。2012年嘉禾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莲荷乡成建制合并到珠泉镇,石燕村归珠泉镇管辖。
嘉禾县志载,明德公肇基石燕时,石燕附近住有王、萧二姓,今亡。据考证,除王、萧二姓外,当时尚有杨、席(薛)、沙,共五姓,今只余席姓一家,其余诸姓都外迁矣,只留下杨家坦道、沙地两个地名。石燕外迁的族裔传说,当时石燕还住有何姓人家,并说村前有河,利于胡姓,说是有水才成湖,而河(何)总要归湖(胡)。
村落布局
石燕村属典型的丘陵地貌。俯瞰石燕村,东起龙骨砠(雷公砠),看钟水东去、舜源浩荫;西至龙泉岭、湖琎公山,听鸟语天籁、蝉鸣幽谷;北衔夫子山、鸡冠岭、沙子岭,观茂林修竹、翠染青天;南倚马鞍砠、尖垛寨砠,挹晋屏毓秀、舒卷胸怀。村北、村西开阔,地势平坦,是主要的农田区,四季稻香鱼肥,果鲜瓜甜。明德公祖居遗址凹里三十六户堂屋,北部开阔,远望沙子岭、鸡冠岭,门前燕溪清涟,东部是低矮的石燕山,西部为上屋连绵的高山群,后倚四方砠、猪头砠、尖垛寨砠、马鞍砠,笔架砠,犹如太师椅,正是风水先生所津津乐道的风水绝佳胜地。旧时四周山岗、土岭层峦叠嶂,草木繁茂,终年郁郁葱葱。
古村掠影
建村近千年,经历代先人精心营造,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古村落。建筑以家庭为单位的堂屋为主,多数堂屋坐南朝北,面北向水。大堂屋中间挖有天井,以盛污物,前后檐下修有排水沟。堂屋为方形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前为下堂屋,中为天井及中堂屋,上部为上堂屋。两侧对称分布房间,每户住一间,上堂屋正中间有神龛,供奉先祖。堂屋以房间多寡划分为四户堂屋、六户堂屋、八户等等,户数较多的堂屋出于采光需要,都开有天井。村里三十六户堂屋共三栋,分别为凹里三十六户堂屋,上支大堂屋,福禄地大堂屋。其中福禄地大堂屋在“火烧石燕村”时被焚毁,其地曰火烧堂。凹里明德公祖居遗址上的堂屋为三十六户堂屋,可供三十六户人家居住。2016年时三十六户堂屋三十三间已颓废,只存三间,其中一间还住有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