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片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语
石片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语,指的是通过打制(percussion)或压制(pressure)从石块或砾石上剥离的片状岩石。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毛坯经过修理后成为各种石器/工具。
中国石片研究简史
我国学者对石片的研究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裴文中与贾兰坡关于真假石器的讨论至80年代中叶,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对石片研究的重点一直在腹面破裂特征及其打制方法的描述与区分上,较少关注石片形状及台面、背面上的特征。自80年代开始,破裂特征和破裂面相关研究逐渐消退,石片破裂力学机理等开始登上舞台。力学机理研究表明,单纯依靠破裂特征是很难判断石片打法的,试图以不同破裂特征和打法区分文化的研究也是徒劳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是对石片台面和背面特征的研究。对石片台面的系统研究始于1976年,贾兰坡等对许家窑石制品的观测中以台面性质和类型作为分类标准。1984年,李炎贤在《关于石片台面的分类》中石片台面类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第三阶段,1994年开始,国内学者较为普遍地接受了国外学者以台面和背面自然面组合关系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开始进行石片的综合研究。
石片定位与特征
石片要素
为了方便观测、记录和交流,学者将石片划分为以下要素,用以确定石片的相对位置。
台面(striking platform/platform/butt/heel):指在剥片时受打击力的平面。
腹面(ventral aspect/interior surface):石片内侧表面,从石料上剥离呈现出的面。又称劈裂面、破裂面、石片阳面。
背面(dorsal aspect/exterior surface):石片外侧表面,与腹面相对的一面。又称剥离面、石片阴面。
近端(proximal end):包含或靠近打击台面和施力点的一端。
远端(distal end):距离施力点最远的一端。
侧边(lateral end):石片的两侧边缘,或说近端与远端之间的边缘。
石片定位
目前主流的石片定位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台面向下、腹面朝观察者(腹面观),观察者右侧为石片右侧,观察者左侧为石片左侧,这类方式主要应用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第二类为台面向上、腹面朝观察者(腹面观),观察者右侧为石片右侧,观察者左侧为石片左侧,这类方式主要应用于北美和东亚。
此外,也有学者采用台面朝上和背面观的方式,这样,石片可以与石核上的对应片疤左右吻合。
石片特征
在判断一件石片的人工性质时,一般参考以下腹面上的特征:打击点(striking point/point of percussion)、半椎体(cone of force)、打击泡(bulb of force/bulb of percussion)、锥疤(éraillure)、放射线(fissure/hackle/lance)、同心波(ripple/compression wave/undulation)等。需要注意的是,半椎体、锥疤等是赫兹破裂石片才有的特征。
打击点:石锤在台面上着力的点,或说是石锤打在台面上的点。
半椎体:在石片腹面打击点下常有的一个半锥状凸起。
打击泡:是在半椎体之下呈贝壳状的凸起。
锥疤:在石片半椎体下常有的一个小凹面,或称疤痕。
放射线:从打击点放射出来的线状痕迹。
同心波:在石片的腹面上以打击点为圆心,形成的多圈的弧形线痕。
石片制作
所需材料
剥制石片,需要以下材料:石料(raw material)、石锤(stone percussor/hammerstone)、软锤(billet)、石砧(anvil)等。
石料:剥取石片的原材料。合适的石料应是硬度适中、均质、具有一定脆性、断口呈贝壳状的岩石或矿物,如燧石、黑曜石、水晶等。进行一次及以上剥片后,该石料就可以被称为石核(core/objective piece)。
石锤:岩石制成的用以打击石料的器具。有不同的硬度,如花岗岩属于硬石锤,石灰岩属于软石锤。
软锤:有机材料制成用以打击石料的器具,材质有骨、角、木等。
石砧:剥制石片的辅助工具,在碰砧法中使用。
剥片方法
根据石锤与石料的接触关系,剥片方法可以分为打制剥片(percussion reduction)和压制剥片(pressure flaking)两大类。
打制剥片
锤击法(hammer percussion):根据石锤和石料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锤击法(direct hammer percussion)和间接锤击法(indirect hammer percussion);根据石锤不同,可分为硬锤锤击法(hard hammer percussion)和软锤锤击法(soft hammer percussion)。直接锤击法的具体操作为:一手握石料,另一手握石锤,以手腕挥动的力量使石锤猛击石料的顶端,石料局部受到瞬间的打击力而产生破裂,从而剥下石片。
碰砧法(anvil percussion):在地上放一块大石头作为石砧,而后双手握住石料,挥动双手使手中石料猛击石砧,从而产生石片。
砸击法(bipolar percussion):在地上放一块大石头作为石砧,一手握住石料将其一端抵于石砧上,另一手握石锤反复砸击石料的上端。
投击法(projectile percussion):手持石料,用力将其投向基岩或位置固定的大石块,直至产生石片。
间接法(indirect percussion):间接法会用到击棒(punch)和石锤/软锤。将事先修理好的石核置于地上,使其平稳,而后将击棒(木棒或骨棒)尖端抵于石料边缘,一手扶住击棒,另一手握住石锤/软锤敲打击棒的钝端。击棒可以起缓冲作用,使石核受力均匀,剥制规整的石片或长石片。
压制剥片
压制法一般用来剥制细小的石片,主要是用于修理石器边缘。具体操作为:将较尖的工具置于石料边缘,缓慢增加压力,直至产生石片。
特殊石片
勒瓦娄瓦石片(Levallois flake):在剥片之前对石核进行特别修理来预先决定石片形状,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欧洲和非洲十分盛行。根据不同的剥片方式,可以细分为优先剥片法(preferential method)和循环剥片法(recurrent method),前者只剥取1件石片,后者连续剥取多件石片或石叶。
双阳面石片/孔贝瓦石片/贾努斯石片(Bifacial ventral flake/Kombewa flake/Janus flake):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石片,先剥落一个石片,再以这一石片作为石核,由其背面或台面向破裂面打片。新打下石片的背面为原石片的腹面,因此其背面和腹面都具有石片腹面特征。
锐棱砸击石片/扬子石片(Yangtze flake):是从扁平砾石上摔击剥落的石片,出现在晚更新世较早时期,在全新世达到鼎盛阶段,中国境内主要存在于三峡、四川、云贵高原等地区。其特征有:①原型为砾石,且多为扁平砾石;②台面与背面呈球面状,无明显过渡界限;③打击点呈宽浅破碎带;④打击点部位不存在重叠的片疤;⑤台面角难以测量,推测应为90度;⑥破裂面一般较为平坦,左右两边多不对称,不存在半椎体;⑦石片破裂受力方向与原砾石的长轴斜交;⑧尾部多呈刃状;⑨一般一次只生产一件石片,但有时也会对称产生两件;⑩背面为砾石面,但也存在背面脱落较小石片的情况。
石片分类
石片破裂类型
弯曲破裂(Bending fracture):各种打击或压制都可以造成弯曲破裂。石料被打击的边缘越薄,弯曲破裂就越容易形成。弯曲破裂一般发生于离打击点较远的地方,因为石锤瞬间产生的收缩力会在稍远的部位形成拉伸力。
楔状破裂(Shear/wedging fracture):发生于打击点远离石核边缘,或据打击点最近边缘的角度大于90时,这样的石片由收缩力控制。以节约原料为目的的砸击法剥片,就是利用了楔形破裂原理。
赫兹破裂(Hertzian fracture):当石锤接触易碎物体的表面时,它在施力区下方形成收缩区,这个区域的形变在接触点的周围形成环形裂缝。赫兹破裂的发生区不像楔状破裂一样远离边缘,也不像弯曲破裂一样薄而易碎,是较为理想的生产方式。
石片台面类型
关于石片台面,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类。
Tixer,1980
石皮台面(cortical):全部为石皮。
素台面(plain):为片疤或片疤的一部分。(原意为“平坦台面”,引入中国时李炎贤先生将其翻译为“素台面”。)
有脊台面(dihedral):由两个片疤构成。
多疤台面(facetted):由众多片疤构成。
宪兵帽形台面(en chapeau de gendarme):一种修理台面,形似法国宪兵帽。
翼状台面(winged):形似鸟翼的台面。
喙状台面(pecked):形似鸟喙的台面。
马刺状台面(spur):形似马刺的台面。
线状台面:台面为线状。
点状台面(puctiform):台面为点状,无平面。
李炎贤,1984
首先将台面分为天然台面和人工台面两类。
天然台面(cortex):砾石石皮、结核表皮、岩矿节理、岩矿自然破碎面。
素台面(plain):由一块片疤或其一部分构成,其表面没有小疤也没有棱脊。可能是平的、凹的或凸的。
有疤台面(scarred):即素台面的局部带有或多或少的小疤。
有脊台面(crested):由两块或多块片疤连接而成,偶尔也可见到台面一部分为片疤、一部分为天然面。打击点位于棱脊上或其附近。
修理台面(prepared):有意识地在台面上系统地加以处理的工作,在台面上打出小疤或棱脊,打出斜面或加以研磨等措施均可归为修理台面。
点状台面(puctiform):台面为点状,无平面。
线状台面(linear):台面为线状。
刃状台面(cutting):台面进一步缩小,成刃状。
零台面(null):台面进一步缩小,与背面相连成一体而界限消失。
竹冈俊树,1989
石皮台面(礫打面)
素台面(平坦打面)
片疤台面(切子打面)
点状台面(点打面)
线状台面/小台面(線打面/小打面)
零台面(无打面)
台面缺失:折断(切れ)与加工(加工)
Debenath,1994
在Tixer分类的基础上,去掉了翼状、喙状和马刺状台面,保留了其他类型。
卫奇,2001
按轮廓: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唇形、椭圆形、圆形等。
按形态:单平面、单凸面、单凹面、双面、多面;点状、线状、脊状等。
按性质:自然、打制、修理、自然/打制、不确定。
Andrefsky,2005
石皮台面(cortical)
平坦台面(flat)
复杂台面(complex)
磨蚀台面(abraded)
王益人,2008
砾石台面
节理面台面
片疤台面
有脊台面
有疤台面
多疤台面
修理台面
点状台面
线状台面
Shea,2013
石皮台面(cortical)
部分石皮台面(partly cortical)
素台面(plain)
有脊台面(Dihedral)
多疤台面(Facetted)
石片远端类型
羽状(feather):破裂基本平行于石核外表面蔓延,然后逐渐和表面相交。
关节咬合状(hinge):作用力突然向石核外侧倾斜造成的,更多出现在较平坦的表面上。
阶梯状(step):远端断裂。由于打击力消失或其他原因,继续破裂所需的能量消失而产生的。
反卷状(plunging/overshot/outrepassé/reverse hinge):石核的远端状态是影响石片反卷状远端形成的重要因素。
中轴线状(axial):通常与砸击技术相关,破裂直接穿越石料到达另一端,将石核一分为二。
基于台面与背面石皮情况的石片分类
Nicolas Toth根据台面与背面的石皮情况,将石片大致分为六类:
I:台面与背面皆为石皮
II:台面为石皮,背面为石皮与人工面共存
III:台面为石皮,背面为人工面
IV:台面为人工面,背面为石皮
V:台面为人工面,背面为石皮与人工面共存
VI:台面和背面皆为人工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3 18:59
目录
概述
中国石片研究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