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准确地说“佛教石窟艺术”是佛教神学观念和宗教神学文化相互作用下生成与发展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佛教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石窟艺术的真正繁荣。石窟艺术是佛教、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种类之一。
石窟艺术的起源
自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的
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后,公元1世纪在
大乘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兴起佛像之风。古印度气候炎热,佛教徒为了坐禅修行时观想佛像,便开山凿洞成窟,还在洞中置佛像、佛塔,并在石窟中描绘壁画,就此产生了石窟寺。石窟在艺术构成上是建筑、雕刻、壁画的综合体,三者都围绕佛本生、佛传故事和经变故事的主题展开。最初,石窟造像与壁画仅是佛教徒禅定时的观想之用,其后演变出以像教化的功效,石窟开凿愈发辉煌壮观,千年石窟艺术也由此而诞生。
佛教石窟开凿在山上,一来信仰宇宙中心是
须弥山,神住在山上,修行于山崖石窟就有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二者山崖从物质形式上有两层含义,既有别世俗生活的隐世,又显示了隐世苦修的决心。隐世和苦修的意义也是印度、西域和汉地佛教产生辉煌石窟的原因之一。汉文化有沿自先秦以来的隐世传统,且有两汉陵墓内的画像传统,汉代画像砖通向了现世之外的神秘世界。不少学者认为,佛教在东汉前期就已经通过陆上或海上的
丝绸之路,经西域或东南亚传入中原汉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原一带的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为盛行起来了,这显然与这段历史时期阶级矛盾的激化有关。东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残酷压迫和经济上的无限度剥削,使得劳苦大众无法生活。在他们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天国恩赐,从而使佛教逐渐盛行。佛教的盛行,促进了石窟艺术的发展。对“弥勒”和“西方
阿弥陀佛”的创造,是麻痹人们不要斗争的精神鸦片。再加上这时十六国、南北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十分激烈,彼此残杀,感到十分不幸。而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果报应躲避现实等思想,正符合这一部分人的想法。因而促进了统治者自己的信仰佛教,这就是中原石窟艺术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窟艺术的类型及分布
中国的佛教石窟按形制有七类:一是窟内有中心塔柱的塔庙窟;二为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三是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修的僧房窟;四乃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刻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五是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坛窟;六为僧房窟中专为禅修的小型禅窟;七是小型禅窟组成的禅窟群。
佛窟以形制和造像的差异,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巴蜀和西藏四大地区。这些地区分布的石窟造像,虽然都有其共有的宗教文化特征,但因为各区域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在许多方面就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喀什以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集中在今库车、拜城一带的古龟兹地区、今焉耆七格星一带的古焉耆和今吐鲁番的古高昌三个地区。在古龟兹区,有拜城克孜尔、库车克孜尔尕哈、库木吐拉、森木塞姆石窟;古焉耆区的七格星南、北石窟;古高昌地区,主要有吐鲁番的吐峪沟、柏孜克里克石窟。这里的佛窟多塔庙窟、大像窟、僧房窟、禅窟及少量的禅窟群。这些不同形制的佛窟,窟内大多绘有壁画,大部分原来还置有塑像。早期主要是释迦、交脚弥勒等造像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和因缘的壁画。6世纪后出现千佛和中原北方盛行的阿弥陀以及净土,一些密教形象也逐渐传播到这里,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开始受到中原北方石窟的影响。
中原北方地区指新疆以东、淮河流域以北及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这片区域的石窟数量众多,内容复杂,是中国石窟遗迹中的主要部分。可细分为四个区域:一为河西区,主要是
敦煌莫高窟、
榆林窟、东西
千佛洞及酒泉
文殊山、肃南
金塔寺、武威
天梯山石窟;二是甘宁河东区,主要有永靖
炳灵寺、天水麦积山、固原须弥山、庆阳南北石窟寺等;三为陕西区,主要有彬县大佛寺、富县
石泓寺、黄陵
万佛寺、延安万佛洞、子长
钟山石窟等;四为晋豫及以东区,主要是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巩县石窟,以及邯郸响堂山、太原天龙山、义县万佛堂、青州
驼山石窟等。
这片地区的石窟发展演变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5-6世纪,是这里开凿石窟的盛期,洞窟形制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也有少量禅窟和禅窟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释迦多宝对坐、千佛和思惟像,其后出现七佛、无量寿、倚坐弥勒、观世音和骑象的普贤像等。第二期即7-8世纪,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和佛坛窟。除释迦造像外,阿弥陀、弥勒、药师等净土图像和观世音像逐渐复杂起来,出现了地藏像,密教造像也开始盛行。第三期是9-10世纪,石窟开凿渐趋衰落,石窟形制模拟地上佛殿的情况日益显著,佛殿窟后面凿出了背屏,佛龛两侧流行文殊、普贤左右相对,观世音的崇拜更为普遍,开始流行窟前构筑木制堂阁。第四期即11世纪以后,石窟开凿愈来愈少。造像题材中罗汉群像逐渐盛行,出现了布袋和尚,儒释道三教合一窟也开始出现。有的石窟内外全部雕出仿木结构,年代愈晚愈加突出。
南方地区指淮河以南地区。这个地区石窟布局分散,摩崖造像多于洞窟,可细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江浙华东区,主要是南京栖霞山、新昌大佛寺、杭州飞来峰石窟以及赣州通天岩、泉州清源山、桂林伏波山等;二是巴蜀区,主要有四川的广元千佛崖、皇泽寺,巴中石窟群,安岳石窟群,乐山大佛以及邛崃、蒲江、仁寿、夹江等石窟和摩崖石刻;重庆主要是大足石刻群、潼南大佛以及合川、江津等;三为云南地区,主要是剑川石钟山石窟及安宁法华寺石窟等。
西藏地区的摩崖造像分布广泛,多为禅窟和僧房窟,主要有拉萨查拉路甫、拉孜木扎山、达孜扎耶巴石窟以及札达东嘎和皮央石窟等。题材多释迦、弥勒、千佛、十一面观音和各种护法形象,通常附刻六字真言。雕凿时间大都在10世纪以后,即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拉萨药王山是西藏窟龛较集中的一处,东麓的查拉路甫石窟,是西藏唯一的吐蕃时期开凿的塔庙窟,塔柱四面各开一坐佛龛。山南乃东等地的天然溶洞有不少相传是吐蕃时期高僧的禅窟。这时期,窟形规整、四壁满绘佛像的佛殿窟,由克什米尔传入阿里地区,开凿出东嘎、皮央佛窟群。
纵观石刻发展的历史,北魏和唐代是中国石窟开凿的两次高潮,沿着丝绸之路和江河古道,石窟凿造的薪火渐次在古称西域的新疆、甘肃河西走廊、中原黄河流域和巴蜀大地传播。在中国石窟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兼收并蓄,互为影响,不断融合本土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不同时代的特色模式和内涵。魏晋时期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因受印度犍陀罗等艺术形式影响明显,石窟造像多呈现“胡貌梵相”,融汇北魏文化的“云冈模式”和“瘦骨清像”影响中原并反哺河西走廊;龙门石窟及其后的隋唐石窟,更具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特点,进入开凿石窟的盛期;唐宋晚期石窟代表的安岳、大足石刻,汲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植根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形成鲜明的本土化、世俗化特色,形成中国石窟开凿的第三次高潮。
佛教石窟从印度到西域至中原汉地,是从苦修之地变成崇拜之地;由对涅槃的冥想转为现实的沉思,由对人生苦谛的寻味演化为对人生福祉的追求。石窟文化融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的生活部分依赖于这些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漫长岁月中使这一文化现象地域化、生活化。佛窟题材和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独特的宗教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石窟艺术宝库。
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
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为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域东传的第一站。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融入西域传入的佛教和佛教艺术,造就了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乃指由建筑、雕塑及壁画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坐西朝东,前临宕泉,面对三危山,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呈蜂窝状,高15-20米,南北绵延约1700米。分为南、北区,第1窟及其以南为南区,第1窟以北为北区。其中南区洞窟基本上均有塑像、壁画保存,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原敦煌研究所编号的492个洞窟中除第461—465窟外,其余均集中在南区;北区主要是工匠的居住所、僧人修行的禅窟及埋葬厂骨的瘗窟,除极少数洞窟之外,一般均无彩塑或壁画。敦煌研究院于1988-1995年对北区洞窟进行发掘清理,除原敦煌研究所北区已有5个洞窟的编号,另外对原无编号的北区洞窟编号243个。至此莫高窟现存洞窟实际编号已达735个。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旧称灵岩。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约15公里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川的北岸,东西绵延约1公里。始凿于北魏(386-534),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作东、中、西三区,多坐北朝南。东区四窟(第1-4窟),中区九窟(第5-13窟),西区32窟(第14-45窟)。此外尚有许多小窟,共计1100多个窟龛,大小造像51.00余尊。
《魏书·释老志》记述:“和平(460-465)初,师贤卒,县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自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到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统治中心,前后近百年。武周塞地不仅是北魏旧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与平城间往来的交通要塞,同时又是北魏皇室行幸祈福的圣地。云冈石窟于此开凿遂成为都城附近的佛教圣地,这也是北朝(439-581)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云冈石窟于1961年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伊水两岸。该地伊水南北贯流,断山为东西,夹岸对峙,形成天然门阙,古称“伊阙”。由于地处洛阳帝京之南,又名“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493),与云冈石窟前后相续,历经隋(581-618)、唐(618-907)、北宋(960-1127),延续400多年,在北魏(386-534)和唐朝均是皇家开窟礼佛的圣地龙门石窟开菌于石灰岩断面上,石灰岩质地坚硬细密,宜于雕刻且不易风化。大小窟龛密如蜂房,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00余尊,碑刻题记2840余品,石刻佛塔60余座1961年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秦岭山脉的西端,因山形状如积麦,故称麦积山。五代(907-960)
《玉堂闲话》记载:“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巔,从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旋折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始凿于后秦姚兴元年(394),经北朝(439-581)、隋(581-618)、唐(618-907)至宋(960-1279),历代续有雕凿。现存窟龛编号共计194个,有造像7200躯,其中包括塑像3513尊,石像25尊,千佛3662尊,壁画约900平方米。1961年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