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行
唐代杜甫诗作
《石笋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可分两段,每段各八句。前段驳斥了世俗的以讹传讹,即石笋是海眼镇物的迷信观念;后段转入讽刺当朝小臣迷惑天子造成朝政的混乱。全诗观点尖锐,语言犀利,推断合理,逻辑严密。
作品原文
石笋行⑴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⑵,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⑶,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⑷,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
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错迕失大体⑸,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⑹。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石笋:指成都西门外的两棵石柱。《华阳国志》云:蜀五丁力土,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杜田曰:石笋,在西门外,二株双蹲,一南一北。北笋长一丈六尺,围九尺五寸。南笋长一丈三尺,围一丈三尺,南笋盖公孙述时折,故长不逮北笋。
⑵益州:即成都。
⑶海眼:《成都记》云:“距石笋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测之,深不可及。以绳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无穷。凡三五日,忽然不见。嘉祐春,牛车碾地,所陷,亦测而不能达。父老甚异,故有海眼之说。”《风俗记》载:蜀人曰:“我州之西,有石笋焉,天地之堆,以镇海眼,动则洪涛大滥。”
⑷瑟瑟:碧珠。
⑸错迕(wǔ):矛盾,错乱。
⑹骏奔:急速奔驰。
白话译文
君不见成都城西门外的路旁,立着一对高高的石笋。
古来相传石笋下面是海眼,年深日久苔藓封盖了波涛痕。
又说多雨之际这里常常生碧珠,此事恍惚难以说清。
我想恐怕这里是前朝哪位卿相的坟墓,石笋是当时立的墓表一直存到今。
可惜啊世俗好以神奇之说蒙人耳,犹如小臣好以巧言惑君心。
致使政治教化错乱失掉大体,国家旋即倾危而小臣却蒙受厚恩。
可叹你这石笋享有虚名,后世之人认不清真相仍然朝着你趋奔。
如何找个壮士把你掷到天外,使人见到你的本根而扫清万古之疑云。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时杜甫客居蜀中。因成都当地人传说石笋是海眼的镇物,杜甫作此诗破此迷信观念,由此讽喻当朝小臣迷惑天子造成朝政的混乱。仇兆鳌杜诗详注》:“赵注谓诗作于上元元年。今按此下三首,词格相同,恐俱是上元二年所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石笋行》全诗分两段,每段各八句。第一段驳斥世俗的以讹传讹,以破除迷信观念。石笋因年代久远形状奇特,被世人蒙上了层神秘的色彩,不少人穿凿附会,以为是镇水神之物。杜甫对石笋“古来相传是海眼”,海眼动就要洪水泛滥这种迷信的说法并不认同:“此事恍惚难明论。”他认为“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可贵的是杜甫不仅破除了迷信,更重要的是他在第二段还发出了以下感叹:“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忤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杜甫由世俗为石笋的传说所蒙蔽进一步联想到皇帝为“小臣”所蒙蔽,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错乱、国家倾危的恶果。这显然是针对唐玄宗、唐肃宗两朝政治之腐败、小人当道而发的。
当代许多学者都非常赞许杜甫的观点。如童恩正指出,诗人尖锐地驳斥了迷信的传说,希望有壮士将它掷之天外,以免人民再受蒙蔽,这是有进步意义的。特别是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这可能是古代墓葬的遗迹,更是难能可贵。董其祥认为“杜甫不愧为现实主义的大诗人,对于这样的历史文物不是以讹传讹,任意猜测,谬种流传,贻误后世,而是亲自调查研究,核对文献记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名家点评
宋代黄彻巩溪诗话》:《石笋行》云:“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小臣非小官也。凡事君不以道,虽官尊位崇,不害为小臣耳。下云:“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此非官小者所当也。但乍读者,则“小臣”之语,似不指公卿耳。末云:“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岂非欲取浑敦、穷奇,投诸四裔,使天下如一,同心戴舜者欤?
明代王嗣奭杜臆》:此诗专为俗好蒙蔽小臣献媚有感,而借石笋以发之。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石笋行》,讽奸臣之蒙蔽也。赵彦材曰:上元元年,李辅国离间二宫,擅权蒙蔽,故陚《石笋》以讥之。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石笋》《石犀》,为蜀郡淫雨江泛而作也。……“古来”四句,一诗之眼。谓石笋“传是海眼”,宜能镇压水患矣。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3:4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