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莲村解放前夕属汶龙区汶龙乡。解放后属汶龙区模范乡。合作化时属水头、中心、石莲三个高级社。公社化时属水头、中心、石连三个大队。1963年三个大队合并为中心大队。1983年12月更名为石莲大队。
石莲村总位于龙南县汶龙镇西南部,距圩镇2公里,距离县城19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山地
面积3800亩,耕地面积1450
亩,总人口数3436人,外出务工
人数1156人。村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收入来源为转移支付,无负债情况,农民年均收入3500元,可利用资源和可发展项目为山场。 全村党员总数52人,其中女党员数7人,35岁以下12人,35-60岁17人,60岁以上23人;村两委干部总数6人,其中女干部数1人,平均年龄47.5岁。全村共有五保户人数3人,低保户人数55人,计生困难户人数73人,优抚对象人数5人,贫困学生人数3人。
石莲村民收入长期依赖矿山经济,受矿业经济下滑影响,部分村民专向外出务工、生猪、牛羊养殖、水稻种植等为主,村里未成立覆盖较广、带动群众较多的合作社,石莲村的经济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石莲村范围内生猪养殖户有21户,存栏2000多头,牛羊为个别养殖户在饲养,存栏100多头,蔬菜种植大户2户,规模在15亩左右、水稻种植456.08亩,主要以农户自种为主。石莲村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110581万元,组成为:百村创业园店铺租金5.56124万元、光伏200千瓦1700㎡收入0.96万元、公益林补助1.544341万元、村集体土地租金0.045万元等。
姓氏人口:石莲村姓氏以王、曾、赵、赖、黄五姓,其中石莲房始祖王南公,于明代洪武辛未年由南京九曲巷迁徙汶龙石莲立居,至2020年共629年;曾氏从山东武城迁徙到江西吉安,吉安迁广东河源,又从广东河源迁徙龙南大稳,龙南大稳之后定居汶龙上庄村、石莲村,至2020年止共居住652年。
飞龙古庙:从汶龙圩出发到打石坑三四公里山路方可到达这座古庙,以往这地方是山高水清,崇山峻岭,树木参天,茂密的大树和山间的竹木把古庙掩盖得难于寻找,野山动物穿跃庙堂之中,增加了庙环境的优美与生气,该庙初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又修于明朝末年,再修于清朝道光辛乙(1821年),此庙靠山,山势如飞龙盘绕,气势如龙腾飞,故名飞龙山。民国38年八月下旬的一天,时任赣州专员的蒋经国及随从人员王升、宋传宗等五人巡视定南龙城三亨后,徒步从三亨至龙南汶龙圩,路上蒋肚痛难忍,他们路过飞龙古庙时是下午4点左右,他们进庙小息,庙掌事的和尚老僧泡茶接待,蒋经国随意走到神台前拿起签筒摇出一签,主事老僧按签意作解释,并熬了药给蒋吃,肚痛立止,蒋便乘意借得庙里笔墨,在石壁上即兴题诗一首:“青山隐隐水滔滔,飞龙山下结古庙,百姓求神签有应,求签治病病即消,今日路过无暇日,他日“缘再来酬”。诗成壁上,没有落款,随后付给老僧二个银元作茶水费,即与随从离庙而去。(此事是龙南政协已编入文史资料第四期)飞龙古庙:2月2日起衙,6月6日晒袍日,9月29日老爷圣诞日,12月22日圆衙日。
田垅围:田垅围位于龙南县汶龙镇石莲村。清代王姓始祖所建,是一座二层石砌外墙结构封闭式方形围屋建筑,长45米,宽40米,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四角设三层石砌炮楼组成。围内建三进式砖木结构祠厅,朝向东北,2006年曾修葺。二层土建房屋计80多间,现仍居住几十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