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菊林
古曲《十番》第五代传承人
石菊林是古曲《十番》第五代传承人。
赏析
夜色渐深沉,江滨公园内止水碑广场上,一支二三十人的民乐队正全神贯注地演出着,丝竹管弦齐鸣,鼓点激昂清越,曲牌的节奏波澜起伏,缓时如高山流水,急时似风驰电掣……一曲终了,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从乐队中间高高竖起的旗幡可以得知,乐队演奏的曲目是《圣莞十番》,是由我县梅渚镇下衣村村民石菊林发掘抢救、重新整理而成的稀有的民族文化瑰宝。
溯源
七百年前的瑰宝
古曲《十番》始于元代,盛于明清,原属宫廷音乐,后传至民间,已有200余年历史,十番乐器配伍分二大类:一为打击乐,由斗鼓、彭鼓、鱼板、双星、朴钹、叫锣六大件组成,俗称前六档。二为管弦乐,由二支横笛、一对洞箫、龙管、凤笙、二胡、中胡、碗胡、四胡、扬琴、十星、琵琶、三弦、银筝等组合俗称后六档。全乐队约二十余人。演出服饰原为长衫,现被改良成为唐装。
流传于我县的十番,可上溯到元大德三年间。当时每年一度的真君殿庙会就有十番参加演出,代代相传,至清道光年间,由黄坛石氏后裔石益铭组建了黄坛“圣莞十番”。“圣莞”二字源于论语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一笑”一语。意思是孔夫子听了十番演奏也会频频点头,为之莞尔一笑。古曲《十番》有益于“学圣贤、享欢乐”,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十番》濒临失传之际,石益铭先生的第五代孙石菊林毅然挑起了抢救古曲的重任,从2007年,石菊林一心扑在《十番》上,转眼已是六载寒暑。
抢救
六载寒暑的付出
由于多年失传,《十番》的曲谱已经残缺不全,2007年,65岁的石菊林组织起尚健在的八位老艺人,讨论如何抢救古曲《十番》。石菊林的行动感动了这些老前辈,范雪生大伯凭着回忆,一字一句背出了《十番》的工尺谱。随后,石菊林又进行了多次讨教、修改,前后经整整半年的研究、整理、完善,用心良苦,到2007年7月,终于将一份工尺谱改写成了较完整的曲谱。
演奏队员不足,他们动员起了后起之秀,就面向全镇物色乐曲爱好者,一些年轻队员不懂演奏技艺,石菊林提供自家房子作为培训场地,免费提供膳食,邀请老艺人悉心指导,前后通过40个学时的专门培训,使全体学员掌握了各自的基本技能,,乐队已培养出30余名演员,形成了较健全的乐曲队伍。《十番》用到的乐器多达十六、七种,石菊林拿出自家办五金厂积攒下来的资金,添置了不少乐器,乐队中用到的彭鼓遍寻不到,他干脆花了一星期时间自己制作了一只……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菊林的一举一动,得到了梅渚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给石菊林加油鼓劲的同时,镇政府还为每个《十番》队员添置了服装,提供一些活动的有利条件。这样,一支老、中、青三结合,能吹能拉能弹的古曲《十番》演奏队伍终于在2007年下半年建成了。如今只要谈起十番的事儿,队员们总会说,是石菊林救活了十番,让古曲重新焕发了生机。石菊林也就自然成了第五代古曲《十番》传承人。
畅想
要让古曲后继有人
十番》队伍建成后,正好赶上梅渚镇第一届农民文化节,石菊林就带领全体队员登台献艺,第一次亮相就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十番》队伍代表梅渚镇参加了新昌县首届农民文化节闭幕式演出,荣获二等奖;2009年,浙江省文化流动大舞台到千丈幽谷巡演,《十番》队伍应邀到场演出;2011年梅渚镇元旦晚会上,《十番》队伍进行了精彩演出,浙江在线全程网络给予了直播;同年11月13日,《十番》队伍又与我县其他10个特色节目一起赴绍兴市特色文化演出。如今,石菊林带领乐队,搞起了“送文化进城”。
石菊林是梅渚特色文化的发起者,又是组织者,更是传承弘扬特色文化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十番》闻名新昌全县,轰动全省,石菊林更是喜上眉梢,兴奋不已,他说,只要群众乐了,高兴了,文化生活充实了,就表明成功了,他付出也值得了。
石菊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目共睹,得到了回报,一个个荣誉接踵而至:2008年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农村文化示范户”称号;2009年被县、市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番代表性传承人”和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评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文化充满了自信并带出了一班文艺爱好者的石菊林,在谈及今后打算时,他满怀期待地说,接下去要做的就是继续培育好下一代文化人,确保后继有人;完善乐器,使古曲《十番》的乐声更美妙动听,争取使这支在新昌上空萦绕了七百余年的悠扬古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5 20:04
目录
概述
赏析
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