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街镇,隶属于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地处鄱阳县北部,赣皖出入边陲,东与侯岗乡接壤,南、西连邻谢家滩镇,北与安徽省东至县龙泉镇为邻。行政区域总面积92.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石门街镇户籍人口为25200人。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石门乡公所。
1949年11月,为石门乡。
1958年,为谢家滩公社。
1969年,为石门街公社。
1986年4月,撤乡设立石门街镇。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辖9保。
2011年末,石门街镇辖石门街1个居民委员会,东山、南门、石门、北门、枫术、铁门、汉桥、金亭、段庄、新石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个居民小组、6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石门街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石门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门街镇地处鄱阳县北缘,赣皖出入边陲,东与侯岗乡接壤,南、西连邻谢家滩镇,北与安徽省东至县龙泉镇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距县城7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92.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门街镇地处河谷丘陵地带。地势东西高,南北低,最高点为南部的白鹿庵,海拔198米;最低点为西南白涧口桥,海拔30米。
气候
石门街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6.3℃。无霜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极端年最低降雨量1479.8毫米。
水文
石门街镇境内河道属鄱阳湖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西河,由东北部新桥头入境,向南流经金亭、新石、渡口到鸡公坡汇项家河,到下项家入谢家滩镇。境内河道长22千米。
自然灾害
石门街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冰雹等。
2011年,石门街镇受灾人口为32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00亩,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救灾支出12万元。
自然资源
石门街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锌、沙金等。矿石主要为方铅矿、重晶石组成,分布在境内西北部的汉桥村银铵岭和金亭村杨家坂对面的何家山,沙金分布在石门街河,均未开采。
石门街镇境内有可利用养殖水域4平方千米,年利用养殖水面有3.87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石门街镇辖区总人口2465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588人,城镇化率47%。另有流动人口146人。总人口中,男性12833人,占52%;女性11822人,占48%;17岁以下5608人,占23%;18~60岁16458人,占67%;61岁以上2589人,占10%。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8.3‰,人口死亡率10.3‰,人口自然增长率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0人。
2017年末,石门街镇常住人口26446人。
截至2019年末,石门街镇户籍人口为2520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石门街镇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税收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
2011年,石门街镇人均纯收入4200元。
2019年,石门街镇有工业企业2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9个。
农业
1949年,石门街镇全镇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40万元,2011年,达到2.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0%。
2011年,石门街镇有耕地面积4.27万亩,人均1.4亩;林地面积7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4907吨,人均1010千克,其中水稻2478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1580吨,可向社会提供530吨商品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9万亩,产量1213吨,其中花生56吨,芝麻17吨,油菜籽1140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3260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甘蓝。
截至2011年末,石门街镇累计造林4.3万亩,其中防护林3.5万亩,经济林8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万株。
石门街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3万头,年末存栏1.7万头;牛饲养量7500头,年末存栏6500头;家禽饲养量42万羽,上市家禽21.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827吨,其中猪肉1400吨,牛肉134吨;禽蛋572吨;畜牧业总产值4000万元,占全镇地区农业总产值的17%。
石门街镇渔业以四大家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面积4平方千米。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380公顷,产量290吨,占全镇地区农业总产值的1%。
2011年,石门街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8台(辆);各类捕捞渔船12艘。
商业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商业网点358个,职工562人。
邮电业
2011年,石门街镇邮政业务收入3万元。
2011年,石门街镇电信业务收入7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末,石门街镇境内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2011年,石门街镇客运总量10.8万人次。
2011年末,石门街镇境内有222省道过境,境内长32千米,双向单车道,通往江西省宁都县。
2011年末,石门街镇境内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12千米。日均发送25辆客车,日客运量300人次。
2011年,石门街镇的运输企业拥有客运汽车25辆、400座位。
2011年末,石门街镇镇区有道路总长94千米,道路铺装面积37.6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文化馆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7个,藏书2万册;档案室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人。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演职人员200人。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入户率1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256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7所,在校生2344人,专任教师1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65人,专任教师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公立卫生院1所、诊所18个;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4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339人,参合率96%。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体育场地34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广场舞等。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3%。
社会保障
2011年,石门街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5户,人数126人,支出30.7万元,月人均200元;城市医疗救助12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0户,人数942人,支出103.2万元,月人均13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0人,支出6.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1人,支出14.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42人次,共支出4.7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00人次,支出5.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2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0千米,投递点4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4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000件,征订报纸500份、期刊220册。
2011年末,石门街镇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5%;移动电话用户8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8%;宽带接入用户6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石门街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50千米,生产能力500吨/日,年供生活用水18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30%,年人均生活用水24.5吨,排水管道12千米。
2011年末,石门街镇镇区有变压器112台,总容量1163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71千米,用电伏荷2400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1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99%。
历史文化
石门街镇因镇政府驻石门街而得名。
石门街镇当地特色民间艺术有黄梅戏等。
南宋开禧乙丑年(1205年)建造的一座双峰寺(今黄龙禅院)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就座落在该镇南门村的黄龙尖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