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弥勒大佛
省重点文物
为省重点文物,誉称江南第一大佛。雕凿于南朝齐永明四年(486)至梁天监十五年(516),历时30年,合僧护、淑、佑三僧之功,故称三生圣迹。梁天监十二年(513),建安王萧伟通过梁武帝请建康定林寺僧佑专任像事,佑律师为一代高僧,精通佛理,匠性巧思,能目准心计,迫人依标,尺寸无爽。大佛主要造像工程由准画仪则而成,史称僧佑造剡县大石像。
规模
历史背景
元年(1174)、元元统二年(1134)、明永乐九年(1411)、明正统间(1436~1448)、明万历七年(1574)、清康熙四十年(1702)、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嘉庆十八年(1813)、咸丰十一年(1861)、光绪十九年(1893)、民国六年(1917)均有维修记载。1989年,大佛左肩泥层坍落,重2吨,木框架及石胎外露。1990年6月~1993年8月进行大修,重裱全身。
背景介绍
据载公元486年,僧护来到石城,见仙髻岩数十丈高的徒削青壁,岩壁下流水叮咚,如闻琴弦之乐,不觉口念弥陀,拜到在地,立下“原造弥勒,敬拟千尺”的宏愿。此后他到处募化,悉心准备,十年后正式开工,但经营一年即劳累不堪,才浅浅凿出一个浮雕式的面部轮廓,就病倒不起,临终时嘱咐徒弟僧俶“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办成,再生当就吾志”。僧护园寂后,僧俶继续雕凿,虽“夙夜匪懈”,但因工程艰巨,资金无着,难以为继。到了天监六年(507),才得到了梁武帝和建安王萧伟的鼎力资助,并派来了僧祐来设计和指挥施工,僧祐是当时的一代高僧,是一流的建筑和造像大师,资金和人才得到了保证,大佛才得以完工。世称“三生圣迹”。
其它
考古家宿白教授、日本佛学家小野胜年、县人陈百刚、陈新宇等对大佛历史文物价值以及造型变迁均有研究。大佛造像为弥勒成佛龙华遍度之像,最初可能雕作倚坐形象,右手作上举扬掌之施无畏印,从足起可测其高。造型风格与东晋时隐居剡地的佛像雕塑大师戴逵、戴颙父子所传技艺有关,同时也有北魏云冈造像技艺影响。唐宋,造型有变:改作龛内跏趺坐,顶上圆光有所改动,足掌外露可量。元元统二年(1334),大佛左右侍像坍坏,更为坐像二,布铜网于其前,用条石砌大佛双膝,足掌已不可见。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名胜词曲》及(1989)浙文物考字125号文件都认为:弥勒大佛原为立像,元元统二年改作现状。这一说法不符事实,应澄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21:15
目录
概述
规模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