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寨
河南信阳商城的天然的自然景观
石鼓寨由大石鼓和小石鼓组成,是位于河南信阳商城的一处天然的自然景观。石鼓山很美,但海拔并不高,只有4百多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石鼓山最值得看的是奇石、怪洞!大、小石鼓分别耸在两个山尖上,就像天外来客,飞来石一样。石鼓的石质和山体不一样,岩石上有许多蚀洞。石鼓寨景区拟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区传说
传说之一
余少保举义反元的故事:“石鸡叫,石狗咬,石船下水顺河跑”,“石鼓响,顺帝亡,石鼓不响,再折锦囊”说的是元朝末期,余少保因不满元朝腐败统治,决定举义。余少保举义之时,得到一位仙人指点,给了它一封锦囊,承诺给他十万精兵助阵,灭元兴汉。八月十五日的晚上,余少保沐浴净身,待子时鸡鸣时,对正北方射出三支利箭,即可大功告成,但因其妻心窄,唯恐丈夫登基另选后妃,不到时辰就溜至后院学公鸡叫。余少保忽听鸡叫,忙中未分真假,张弓朝正北方向连射三箭。因时辰未到,元顺帝未临早朝,三支箭都射在龙椅背上了。顺帝临朝,发现龙椅三支箭上刻有“余少保”二字,即派大兵围剿。石鼓不响,余少保知大事不好,忙折开锦囊,只见上面写四句真言:“插旗尖上取神书,平顶铺下拔宝剑,唤出石人撑石船,金竹园里把兵搬。”他立即跑到插旗尖取神书,哪知神书悬在半空,难以到手。再到平顶铺下去拔剑,出鞘若许后再也抽不动了。余少保又急忙赶到石船,希望石人来撑船,哪知石人在山坡上刚刚出土还没拔出腿来,他只好自己跳到水中去推石船,石船只动了一点,可再也不动了。余少保又急忙赶到金竹园去搬兵,进园后不见动静,打开竹子一看,藏在竹节里的神兵胳膊腿长了可鼻子眼睛还没睁开呢!后来义军寡不敌众,终于失败了.
传说之二
张果老得道成仙最后“毕业考试”也就在石鼓山女人街。所谓的女人街,就是傍山靠岸一条百米山道。传说张果老修练成功后,即将登天,吕洞宾怕张果老再犯自己“好色”的错误,在石鼓山女人街对张果老进行最后的考核,张果老登天上石鼓山,必经女人街,两个树精化成美女,站在路旁,以千姿媚态来勾引张果老,也不知张果老真正修练到家,或者是劳累过度,张果老倒骑毛驴,眼也没睁,顺利通过,从大石鼓上升天而去。至今半条街的悬崖还有当年树妖化成的两棵迎客松,伸出长臂,在微风中,向游人招手致意。去大石鼓可见石上的蚀洞,具说那是张果老和毛驴留下的足迹。
景点概览
大小石鼓
小石鼓,从远处看去和信阳鸡公山很相似,而大石鼓又像倒置的大磨菇,大石鼓的正面有一个70公分的洞,由山民把三尊菩萨放在里面,下面有祭台,具说长年有香客来烧纸还愿,大石鼓下面立有石碑,刻立时间不长,上面称大石鼓,又为“三皇殿”。
大红门
从大石鼓往西南方向下去五十米,然后往南拐去百米,就到了大红门。大红门是天然生成石壁。长约80米,高约10米。石壁在长年雨水冲刷下,长了很多暗红色苔鲜,故而起名为大红门,而在石壁的缝隙中,长有古藤,那粗壮的根部形式佛手。而伸出去的蔓枝,爬向石壁的高处,真让人赞叹绿色植物古藤的顽强生命力。在石壁下面发现了一个用天然石块的地碓,地碓是用来加工稻谷的工具,这说明在很久以前这么有人生活过。
金龟石
除了大小石鼓外,金龟石也很有名,金龟石是一块巨石,天然生成,龟头向南眺望远方,背眷上的八卦纹清晰可见。试刀石、半间房、骆驼石、石院子、花石头,也各具特色,很值得欣赏。
蝙蝠洞
石鼓山的洞很多,据向导介绍,抗日时,山民进山避乱,千把几人藏在上面,不会露天都有洞住,山洞最大的要数蝙蝠洞,足有三间房大,里面有很多蝙蝠,因此得名。最长的要数情侣洞,因洞有两个洞口,而进洞又汇合在一起而得名。情侣洞很长,有几百米,可从山下钻进,到半山腰钻出。
迷魂谷
石鼓山的洞很多,他们不是地下的溶洞,是造山运动,或者大地震使部分巨石滚动落在山沟里,推挤在一起加上雨水的冲刷,才形成大小不一、相互连结的山洞。山洞最小的洞,在巨石缝中一个人勉强才能钻进,而有的又很大,足有三间屋见方。从巨石缝中行走,可见青天。大红门下面的山沟里的洞连洞,石连石,可称得上迷魂谷.
地质成因
由于构造的作用,使花岗岩侵入岩体,风化剥蚀,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侵入接触关系遗迹、花岗斑状结构、花岗巨斑遗迹、球状风化遗迹,水流冲刷和风蚀遗迹、捕虏体等地质遗迹,无不体现着地球演化过程中水与火的交融。
石鼓寨花岗岩地貌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风情。俗话说“看山看景,要三分长像,七分想象,不想不像,越想越像。”这句话在这得到最好的注释。不同方向看上去,有时如鼓、有时像海狮、有时似骆驼、有时似青蛙,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情趣。
冲蚀地貌无论是峻拔挺秀的山峰,还是蜿蜒曲折的山谷,处处都尚存着风吹雨打的痕迹,一个个形态圆润弯曲的空洞,一处处形态各异的凹坑,无不记载着流水和风吹的声音,“水滴石穿”、“风如刀割”从这亿万年的岩石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4 08:18
目录
概述
景区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