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7月,该实验室以河南省测绘局和河南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现拥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测绘局是全国七大数字化测绘基地之一。自2007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正式对外开放。
实验室介绍
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矿山空间信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实验室的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技术、矿区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技术和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的建立与应用。现阶段实验室有六个研究室:矿山开采沉陷研究室、航空摄影测量研究室、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研究室、矿山信息系统研究室、矿山资源评价研究室、虚拟现实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为郭增长教授,副主任为卢小平副教授。实验室有固定人员23名,其中教授5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6人。 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良好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实验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发展,实验条件的不断完善,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也将会为我国测绘事业作出应用的贡献。
学术委员会
研究方向
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技术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确定矿山开采的形变场和时空特征,解释矿山开采地表沉陷的机理,对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具有直接的意义,本研究方向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D-InSAR)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在前期研究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大气对相位延迟的影响,将D-InSAR观测地表沉陷的精度提高到厘米级的精度,使这一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2)重点解决条带开采煤柱稳定性问题、解决复杂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问题,指导矿山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开采,进一步解放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储量,促进矿山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矿区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技术
矿区的空间信息数据具有获取难,变化快的特点。本研究方向将在前期“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技术,拟解决如下关键技术:
(1)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成图GPS辅助空三的作业模式和标准;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无地面控制或少量地面控制的大比例尺成图技术。为快速的获取矿区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保障。
(2)重点解决深井井上、下统一测量系统问题,解决深井快速定向、井下大型贯通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的建立与应用
建立数字矿山、实现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被认为是走矿产开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途径与两大关键, 也是未来若干年内矿业界关注的热点与奋斗目标。构建矿山地理空间框架并加以应用, 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采矿业的改造与发展, 已成为矿业界的共识。本方向主要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构建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研建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库及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研制矿山三维虚拟现实地面、井下、矿体、巷道等为一体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为矿山抢险救灾,遥控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院士人才
陈俊勇
陈俊勇,著名大地测量学家。男,汉族,193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81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现为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多年一直在原武汉测绘学院任教授。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先林
刘先林,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39年4月出生,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3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被评为全国测绘系统劳动模范,同年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当选党的“十四”大代表,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院士长期从事我国航测仪器的研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为我国测绘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宁津生
宁津生,男, 著名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教授、博导,1932年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在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局部地球重力场逼近技术,卫星重力学和固体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我国率先研制出适应我国局部重力场情况的180阶WDM-89和360阶WDM-94高阶重力场模型以及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翻译出版英、俄文献6部。
王家耀
王家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地图学理论和地理信息工程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P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CALD与制图委员会委员,著有《普通地图制图综合原理》(1993,排名1);《军事地理信息系统》(1997,排名1);《数字地图制图综合原理与方法》(1998,排名1);《理论制图学》(2001,排名1);《空间信息系统原理》(2001)等。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很多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我国地图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军事测绘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祖勋
张祖勋,1937年6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无锡人,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摄影测量的产业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使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走到了世界前列。主持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一千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仪器设备
论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