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地区码头及货场工人劳动中演唱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185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1870年以后,伴随着旧上海“远东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上海码头的货物吞吐量急速扩张。1931年,进出口吨位居世界第7位。随着旧上海“远东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那些从五湖四海来的包括大件、特大件、笨重和超重的货物,全部压在了码头工人的肩上,码头工人在劳动中迸发出来的号子,是经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劳动的歌声。
上海港码头号子,不是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是一百多年来码头工人在扛运货物中为脚步一致、舒缓压力而自然形成的。
基本特征
码头号子以人力搬运号子为主流,因不同搬运方式而分肩运、扛运两大类。
肩运作业类号子又细分为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和堆装号子。
搭肩号子,在肩运作业第一道工序中打唱,由四人协同,提货上肩,领号者唱腔疏密有致,和唱者句式规整,货上肩时重提轻放。
肩运号子,是肩运作业主体,也是单独搬运的劳动歌声。由于货物沉重,步履多蹒跚艰难,这类号子风格句幅短促、气息粗重,音调多下行跌落。
堆装号子,是货到仓库堆栈时分唛工人的声音。分唛工按图形记号,用歌调引导方向,指挥分类堆装,各组工人随之逐一传唱。这类号子具有浓重的宁波腔,较强的吟唱性扛运作业类号子可细分为扛棒号子、单抬号子和扁担号子三种。
扛棒号子,这种以所扛货物二、三百到二、三千公斤不等,以参与人数形式单档、双拼档直至十六拼档不等的上海码头著名号子,无论在当年烈日下,还是在如今舞台上,那种气贯长虹、山呼海啸般的震撼力,都给人们留下久久难忘的听觉冲击。起肩时,后肩领号先呼号,前肩接应和唱,行走中以三拍子节律,以马蹄步默契,步伐整齐强劲,歌唱蔚为壮观。
单抬号子,这是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搬运作业双人号子。其歌声前呼后应,短促快速,紧接相连。
扁担号子,这是肩挑扁担、运送小件货物的单人号子。当工人负荷较小时,节奏相对轻松,号子中加强了旋律性,有时还唱一些实词。
上海港码头号子音乐因其近乎于劳动呼喊,旋律比较单一,多鸣哼,少实词,男声领唱,一领众和,阳刚高亢,形成其本质上的简易性和质朴性。
上海港码头号子音乐因其演唱者来源于五方杂处,号子风格流派纷呈,又凸现其音乐元素的色彩性和多样性。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上海港码头号子记录了上海开埠到20世纪60年代一百多年间码头工人的生存状态,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为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传承状况
上海港码头号子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进程、港湾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机器所替代,肩扛手拉的上海老码头工人都已年逾古稀,工人们搬运货物时所唱的号子随之渐渐消失。在此情势下,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上海港码头号子进行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程年宛,原上港七区装卸工,现居住在江苏姜堰。有“浦东打号子,浦西听得到”之称的号子王,是演唱上海港码头号子的优秀代表。
贾志虎,1938年出生,江苏盐城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港码头号子”的市级传承人,是上港十区(军工路码头)的退休工人,年轻时是名“号子好手”。
陈庆华,原上港七区装卸工,现居住在上海。是上海港码头号子第二代传人,在父亲陈桃林的传教下,打号子时的一招一式常引来同行拍手叫绝。
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定海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塘桥街道办事处获得“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项目评估合格,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塘桥街道办事处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1961年,上海全港区举办“码头号子”汇演,汇演呈现了19个流派、108首号子;上海港区文工团举行全国巡演并参加全国比赛,使“上海港码头号子”风光一时。
2011年,码头号子进入杨浦区中小学音乐课堂,包括平凉路三小、平凉路四小、第二十五中学、东辽阳中学等6所中小学率先教唱码头号子。
衍生作品
《
码头工人歌》是现代音乐家聂耳1934年在上海港码头与搬运工人一起劳动,在此过程中收集素材创作的作品。
1986年,英国磐石电影公司专门派摄制组来上海,到各港区拍摄了以“码头号子”为内容的专题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码头号子》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