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砖雕均散见于市、乡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市民俗馆的照墙,邵武市拿口镇清康熙十七年(1678)和大埠岗清咸丰七年(1857)的牌坊尚存,有的至今仍保留完好。上述工艺作者,多为木匠(雕匠)、泥水匠等民间匠人、艺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项创作已经失传。
马顺清,回族人,生活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在此之前,天津砖雕业只是瓦工兼做的“细活”,俗称“刻花活儿”的,马顺清就是位刻花活儿的高手。道光年间,天津对刻砖的需求量增大,于是,马顺清就与赵连璧组织起一支回族青年的刻砖队伍,天津刻砖才成为独立的行业。
马顺清的作品气势雄浑,刀法朴实圆厚,并创造了“贴砖法”。所谓“贴砖法”就是在砖面上加贴一块小砖,以增加画面的空间。贴砖用的粘合剂也是马顺清发明的,其配制方法是:松香四分,黄蜡一分,研碎后和水搅匀,煮成黏液状,晾干后备用。需要贴砖时,先将两块砖的接触面磨平,然后将砖加热,再把粘合剂均匀地涂在砖面上,贴好后压紧,冷却后十分牢固。贴砖技术的发明,确立了天津砖雕淳朴、丰满、细腻的艺术风格。
后来,马顺清的儿子马少德、马少清,外孙刘恩甫、刘凤鸣,徒弟穆成林、何宝田等人,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贴砖法”,形成了天津刻砖艺术的主要特点。由于马氏父子的刻砖作品层次分明、造型考究、构图巧妙、内容丰富,所以,旧时许多豪门大户的宅第建筑装饰都找他们完成。如天津的老“八大家”之一,被清咸丰皇帝封为“一品顶戴”的大盐商张锦文(绰号“海张五”)家的祠堂、老城西北角的清真大寺以及老城厢和附近乡镇的大宅院,都留有马氏父子的杰作。
刘凤鸣(1889~1978)继承并发展了马顺清的技艺,马氏贴砖只贴一块,而刘凤鸣则根据构图的需要,在一块底砖上分贴多处,使画面凹凸多,起伏大,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欣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拼刻在7块砖上的《
三国演义》,幅长3米多,人物众多,形象逼真,加上背景的丛林。城堡、江河,气势不凡。由于西方建筑的东渐,楼房代替了四合院,砖雕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刘凤鸣忠实地站完了天津建筑砖雕的最后一班岗。
传统砖刻即以手工的方式运用刀、斧等工具在基料上进行艺术创作。现代砖刻根据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化学蚀刻、电蚀刻、手工砖刻、激光砖刻等。中国雕刻家李福山的砖刻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