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层
地质学术语
硅铝层(sial)地壳中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的化学成分均以硅和铝为主,故合称“硅铝层”、过去曾将花岗岩层单独称为“硅铝层”,而将玄武岩层称为“硅镁层”,现有的文献仍沿用。该层厚度在山区可达40公里,在平原常为10余公里。在海洋则竖着变薄,在太平洋中部此层甚至缺失。
范围
其范围有两种不同见解:
一、比较通行的解释:即花岗岩层地壳上部康拉德面以上的圈层。其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近,主要由铝硅酸盐类构成,故称硅铝层。
硅铝层:化学成分以O,Si,Al为主,Na,K元素也较多,硅铝层包括地球表面普遍分布的沉积岩层及其下伏的主要由岩浆岩和片麻岩组成的结晶基底.后两者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类似,又称花岗岩层,其厚度在大陆上为10~40km,以高山区域如喜马拉雅,天山,高加索,阿尔卑斯等山区最厚,但在大洋底部,特别在大面积的太平洋底缺失。因而认为花岗岩层是一不连续的圈层.
二、另一种解释:即整个地壳,包括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因玄武岩层中镁的含量虽高于花岗岩层,但仍以硅、铝占优势,故广义的硅铝层包含玄武岩层。
构造特点
如果把大陆块上所有褶皱平展,硅铝外壳确实能扩大到包裹整个地球的程度;尽管今天大陆块及其陆架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在石炭纪时其面积要大得多(约占地球表面的二分之一)。然而,追寻到更早的地球历史,褶皱的范围也更广大。
一直到了元古代,我们才发现除了褶皱的岩石以外的未褶皱或极少褶皱的沉积岩在各处出现。在元古代之后的各个时期中,坚硬而未经过变形的岩块越多,分布也越广,地壳的褶皱部分才相对狭小。尤其是石炭与二迭纪的褶皱更是如此。古生代之后,褶皱力逐渐减弱。到了上侏罗纪与白垩纪又增强,在下第三纪时达到新的强烈时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2 08:57
目录
概述
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