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锑银矿
含银矿物
硫锑银矿(pyrargyrite)又称“ 深红银矿”。产状同硫 砷银矿,更为常见,为一主要的含银矿物。
矿物学性质
硫锑银矿的化学成分为Ag3SbS3,含银59.76%,锑 22.48%,硫17.76%,常含少量砷。三方晶系,a= 7.01Å,a=103°59′,对称型3m,晶体呈短柱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颜色深红色、黑红色或暗灰色, 条痕暗红色,金刚光泽摩氏硬度2-2.5。半透明,解理平行菱面体{1011}中等。相对密度5.77~5.86。
产出与应用
硫锑银矿的产状同硫砷银矿,更为常见,为一主要的含银矿物。多见于铅锌银热液矿床中,往往为热液过程最后形成的矿物。是炼银的矿物原料。与淡红银矿很难区分,可以依据淡红银矿吹管试验有As反应加以区别。
典型矿床
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滇黔桂地区发现卡林型金矿后,九十年代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的发现,是我国在东南沿海该类型金矿床的首次重大突破。金矿体和银矿体都严格受控于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z)和三叠系上统小坪组(T3x)之间的层间构造破碎带,呈似层状或大透镜状分布。矿体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倾角30~50°,下部较缓(15~30°)。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其间常见数十米厚的糜棱岩带。伴随金、银矿化的围岩蚀变以硅化(形成多期石英和玉髓)、泥化(形成伊利石、地开石、少量高岭石)和硫化物化(形成黄铁矿、辉锑矿、雄黄、雌黄、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其次是重晶石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金以次显微金(少量自然金)分布于黄铁矿、石英微裂隙或者它们的边缘或吸附于伊利石的边缘。银矿则以含硫盐和单硫化物(如辉银矿、螺状硫银矿)产出,并见少量的自然银。主要的含银矿物包括深红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银矿、银黝铜矿、辉银矿,其次还有脆硫锑银矿、淡红银矿、硫锑铜银矿。 金矿具有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显著特征,却与银矿共存在同一层间构造破碎蚀变带内,这一特征又非完全意义上的卡林型金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7 12:38
目录
概述
矿物学性质
产出与应用
典型矿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