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内外层之间分离而形成的含血的腔隙,叫硬脑膜窦。脑和脑膜的静脉血流入硬脑膜各窦内,按一定循环经路最后注入颈内静脉。主要的硬脑膜窦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下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等。
解剖结构与组成
硬脑膜窦,窦壁仅有一层内皮贴附,是颅内静脉回流的通道。循环于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粒及绒毛也进入到静脉窦。成对的硬脑膜窦有海绵窦、蝶顶窦、脑膜中窦、岩上窦、岩下窦、枕窦、横窦及乙状窦。不成对的硬脑膜窦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海绵间窦及基底窦(基底静脉丛)。在颅中窝的硬脑膜窦有海绵窦、蝶顶窦、脑膜中窦和岩上窦。
(一)蝶顶窦
位于蝶骨小翼下方,并紧靠蝶骨小翼的后缘。收纳相应区域硬脑膜的血液。约有75.7%的标本,蝶顶窦与脑膜中静脉额支相连。在蝶顶窦的中部,常常接受大脑浅中静脉、大脑颞极静脉、颞前板障静脉的交通支。当这些静脉粗大时,蝶顶窦可成为一个较大的静脉通道。蝶顶窦向内注入海绵窦的前部。
有人称为脑膜中静脉。但有学者研究,认为称“脑膜中窦”较妥。因为:①它具有硬脑膜静脉窦的特点,解剖中见到,在其中上段有数个大小不等的蛛网膜颗粒,它们大部分(86.2%)对颅骨内板可产生压迹:②连接着上矢状窦与蝶顶窦;③并非与脑膜中动脉伴行。
上连上矢状窦,下接蝶顶窦,途中接受邻近的来自脑、脑膜、板障静脉的静脉支。向下可由静脉支通过棘孔和卵圆孔与颞下窝的翼丛相连。脑膜中窦与脑膜中动脉关系密切,但二者并不完全伴行,而是在脑膜中窦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或/和其分支穿行。
(三)岩上窦
位于颞骨岩部上缘的浅沟内,由蝶鞍侧面起自海绵窦,沿小脑幕的附着缘后行,汇入乙状窦的起始部或横窦的最前端。大部分情况下岩上窦行经三叉神经根的上方,少数情况可行经三叉神经根的下方或分两支分别通过三叉神经根的上、下方。岩上窦接受来自小脑和大脑下静脉以及鼓室的静脉支,同时与岩下窦和基底静脉丛相连。
影像学检查
颅骨骨折伤及硬脑膜窦时,由于硬脑膜主要由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不同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致密坚韧,缺乏弹性,受损后不能收缩,窦内也无瓣膜,因而常导致致命性的出血,不易制止。
脑膜中窦位于颞、顶骨内侧面的脑膜中窦沟内,这条沟位于冠状缝的后方、脑膜中动脉前支压迹的前方。在35.8%的X平片上,可以见到一条较宽的透亮带,即为脑膜中窦影,易被误认为是骨折线,为此应与额顶部的颅骨骨折线相鉴别:一般骨折线呈边缘锐利、较直的长线状透亮影,无一定走行方向,而脑膜中窦沟影则走行位置固定、较宽、边界多不清、透亮度较低,有的有分支。
头颅平片的脑膜中窦影除了要与额顶部的骨折线相鉴别外,尚应与脑膜瘤时扩张、迂曲的脑膜中动脉压迹影相鉴别。脑膜瘤除脑膜中动脉压迹影扭曲增宽外,还有颅内占位性体征、局部颅骨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颅骨骨板增厚及局部软组织肿块等改变。
相关疾病与治疗
1、硬脑膜窦血栓形成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癫痛、脑出血、缺血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晚期可导致硬脑膜动静脉痰等并发症,重者可致死亡,死亡率20%左右。
2、治疗
①硬脑膜窦血栓形成诊断明确后或在介人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口服或静脉应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蔓延和预防术后血栓复发,必不可少。抗凝剂肝素常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用于预防血栓的再形成,可与华发令、尿激酶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应用。一般认为该药疗效高,主要副作用是出血,用药时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出凝血时间。但其作用和安全性有争议。
②血管内治疗
硬脑膜窦内药物溶栓将溶栓药物经置人病变附近的导管,直接注人硬脑膜窦中。较静脉滴入用药量少,血栓附近药物浓度高,避免溶栓药物用量过大引起的出血等并发症。与介人、手术治疗联合应用,对溶解残余血栓、防止血栓再形成,起重要作用。采用经颈内静脉和经股静脉两种途径,病人恢复较好,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图。
③血管内机械治疗硬脑膜窦血栓,是该病治疗的最新进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A.球囊血管成形术
当存在静脉狭窄,利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结合血栓附近间断注射尿激酶,病人症状和体征消失。球囊扩张成形术可防止血栓的复发,改善形成血栓的病理解剖学变化。球囊将血栓压碎,增加了溶栓药与血栓的接触面积,使较大的血栓容易溶解。
B.球囊扩张加支架放置术
应用球囊扩张加支架放置术治疗一例枕窦阻塞患者,
3、手术治疗:虽经抗栓治疗病情仍继续恶化,即行手术治疗;打开静脉窦,吸引器吸出血栓,未遇到多大困难;术后颅内压明显下降,但持续短暂,又行二次手术,取出血栓后局部应用链激酶,病人永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