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蕨
凤尾蕨科碎米蕨属植物
碎米蕨(学名:Cheilanthes opposita Kaulf.),为凤尾蕨科碎米蕨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台湾、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及其他亚热带地区。生灌丛或溪旁石上。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栗棕色或栗黑色钻形鳞片。叶簇生,柄长2-7厘米,基部以上疏被钻形小鳞片,向上直到叶轴栗黑色或栗色,下面圆形,上面有阔浅沟,沟两旁有隆起的锐边;叶片狭披针形,长8-18厘米,宽1-2厘米,渐尖头,向基部变狭,二回羽状;羽片12-20对,中部的相距1-1.3厘米,长1-1.5厘米,基部宽0.5-0.8毫米,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短尖头,基部上侧与叶轴并行,下侧斜出,几无柄,羽状或深羽裂,小羽片有3-4对圆裂片;下部羽片彼此相距1.5-2厘米,逐渐缩短,三角形,基部一对变成小耳形。叶脉在小羽片上羽状,3-4对,分叉或单一。叶干后草质,褐色,裂片多少卷缩,两面无毛。孢子囊群每裂片1-2枚;囊群盖小,肾形或近圆肾形,边缘淡棕色。染色体2n=60。
生长环境
碎米蕨生长于灌丛或溪旁石上。
分布范围
碎米蕨产于广东(大埔)、海南福建(厦门、南靖)、台湾(乌来),也分布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及其他亚热带地区。
主要价值
可以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本种提示
本种形体很像毛轴碎米蕨,但叶柄上的鳞片较小,叶片远较狭,分裂度较细,叶轴上面两侧隆起的锐边上无毛。
参考资料
碎米蕨.植物智.
碎米蕨.中国自然标本馆.
碎米蕨.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1:3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