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可达15米;小枝暗灰色,散生有苍黄色的小皮孔。叶长约30厘米,有小叶9-13枚;厚纸质或亚革质,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5-15(-18)厘米,宽(2-)3-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稍不等边,两面均无毛,
侧脉每边12-16条,纤细,小叶柄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稍短于叶,长20-24厘米,有暗灰色的鳞片,下部分枝长约9厘米;花极小,直径约2毫米,无毛,具短梗;花萼5深裂,裂片圆形,有小睫毛;花瓣5,白色,圆形至卵形,长约1.5毫米;雄蕊管近球形,无毛;花药5,卵形;子房每室有胚珠2颗。浆果长圆形、肾状,长3-3.8厘米,宽约2厘米,外被锈色鳞片;种子1枚,具污黄色、肉质假种皮。花期3-5月,果期9-12月。
碧绿米仔兰主要分布于产海拔500—1600米的沟谷雨林、季雨林及
常绿阔叶林中。
米仔兰属的许多物种是传统的民间药物,如米仔兰(Aglaia odorata),其叶味辛,微温 ,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骨折、痈疮;其花味甘,性辛,有行气解郁的功能,用于气郁胸闷、食滞腹胀。东南亚部分地区(如印度尼西亚)有将米仔兰属植物(如米仔兰)的花用做驱虫剂的传统.国外对米仔兰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广泛.结果表明,从该属植物中所分离得到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涉及环戊四氢苯并呋喃、双酰胺、木质素、三萜、甾体、四降三萜等,其中环戊四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杀虫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虽然米仔兰为传统植物药,且米仔兰属植物中特有的rocaglam ide衍生物表现出显著的驱虫活性、抗肿瘤和抗炎活性,但在中药制备中却应用不足,国内也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因而,对国内米仔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可藉此发现具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