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标签
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上用量化的指数标出
碳标签(Carbon La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标识以圆形标志为基础以及绿叶组成的图案,代表着保护或无限,并搭配CO2化学符号以及在标志中标示产品碳足迹排放量数字。碳标签侧重从源头治理方面推动减污降碳,帮助企业碳减排、建设绿色产业供应链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政策、方法以及环境管理工具,更多是一种鼓励消费者和生产者支持和保护环境的方式,同时也是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碳标签制度融合政策法规与市场约束力。指导企业经济资源配置、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新动力的同时产生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以碳足迹碳标签为抓手有效构建全社会、全行业领域产品层面碳数据,深度描绘国家或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推动建立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国际互认机制。碳标签作为一种量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低碳标识,推动企业有效实现减碳、管碳、用碳并向低碳发展直至零碳的发展模式转变。
简介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的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是以标签的形式将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化展示出来,为消费者提供判断标准,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商品。“碳标签”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成为商品贸易进出口的“通行证”。加快推进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的全面建设,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当前已有12个国家或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知名企业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强制要求出口产品需要开展碳足迹核算。“碳标签”将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以及商品进出口的“通行证”。加快推进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碳标签可有效将产品的环境信息直接告知消费者,将消费者纳入碳中和的体系中,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倾向会引导和倒逼企业注重绿色生产,形成一个减排的良性循环。在碳足迹核算、碳足迹排放因子库、标准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各行业需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碳标签体系建设与国际互信互认碳标签的大力推广及应用,将进一步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提质增效,促进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力,增加与消费者的链接,为实现乡村振兴及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低碳委”)是我国碳标签制度的先行者,自2010年成立以来,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最早建立低碳智库的研究机构。于2018年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联合政、产、学、研各界力量,探索碳标签的评价标准制定、机构建设、实施应用、人才培训、贸易促进和国际合作互认工作。迄今为止,在低碳委的推动下,我国碳标签评价体系结构初建,各行业具体标准制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形成以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碳标签评价管理办公室等机构为主导,若干高校、企业、政府机构参与的碳标签机构网络;经协会授权的碳标签授权评价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提供碳标签评价服务;若干人才接受碳排放人才管理培训,成为开展低碳工作的中坚力量;若干外贸企业获得“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碳标签的国际互认工作积极开展,专注于我国碳标签的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之路,以充分发挥碳标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优势为目标,为我国双碳建设储备战略领衔力量贡献了智慧方案。 2021年1月,《行业统一推行的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电器电子行业在碳标签发展道路上有了指导手册。为了更广泛地普及碳标签,同时发布实施《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标志着我国碳标签评价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文件,多角度、全方位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如果说碳排放权交易是有效控制工业部门减排的制度,那碳标签就是消费领域减排控制的总抓手, “发展碳标签是碳中和建设的先驱布局,推进中国绿色低碳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国际上碳足迹标签多数为自愿性标签,以碳信息披露为主,但也涉及强制性标签机制,如法国于2011年颁布的一项相关法令要求在法国销售的产品(消费品)必须公布其碳足迹。产品/服务碳足迹评价主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或相对成熟的方法学(如PAS 2050),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食品与饮料、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及电子产品等。此外,大多数的碳标识以政府推动为主,由政府机构或政府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管理,也有个别国家是由民间和市场推动的。但企业无疑是碳标签的实施主体,也是其实施的主导助推碳标签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配套人才培养认证体系来保证,协会开展碳标签评价师专项培训,为双碳事业培养“中坚力量”。
碳标签体系
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有力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形成社会经济系统下“碳”的传递及转移逻辑,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碳中和,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另一方面,碳标签体系建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核心。从宏观层面看,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领域遇到的碳减排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各方就行业碳足迹发展趋势与实践应用总结经验,规划方向,共谋发展。
碳标签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目前其产品的碳排放量,推动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革新从而减少碳排放,也能够使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通过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方式,倒逼企业及供应链实施节能减排技术,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推行碳标签机制,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碳标签作为企业与消费者对话的桥梁,在展示企业的低碳承诺和突出产品的低碳性能的同时,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价值,帮助企业把握产业升级新趋势,促进产品低碳化、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选择碳标签,对企业来说,选择的是社会责任,是品牌认可,是产品价值,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从微观层面看,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另一方面,碳标签体系建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从宏观层面看,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碳足迹碳标签评价服务信息平台(CCLP)作为我国碳标签制度的先行者,以碳标签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于2018年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探索碳标签的评价标准制定、机构建设、实施应用、人才培训、贸易促进和国际互认工作。低碳委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在碳标签方面的项目研究。参考国际上已有评价方法,研究并发布适用于中国“碳足迹”的测量办法,并设计统一的“碳足迹”标签,规范“碳足迹”测度标准和认证流程,建立国际化的、完善的碳排放核查、统计、监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碳足迹”标签的多边和双边互认工作。
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从微观层面看,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另一方面,碳标签体系建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从宏观层面看,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深度促成项目落地,从行业转型、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为中国低碳事业发展赋能。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委员会和中国碳足迹碳标签评价服务信息平台(CCLP)开展《双碳管理人才》(碳标签评价师/碳排放管理师)培训工作,同步开放碳标签评价师和碳排放管理师认定,进一步提高山东省碳排放管理人才及碳标签评级人才数量及质量。培训活动聚焦为高耗能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发展模式方案,培养碳排放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首席气候官(可持续发展领导力),提高区域碳排放管理能力以及建设区域碳标签评价人才队伍。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从微观层面看,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
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全球已有英国、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在内的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以及地区正在积极发展碳标签制度。中国大陆地区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在2018年开始推动“碳足迹标签”计划,《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评价规范》、《LED道路照明产品碳标签》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确定中国大陆首例电器电子行业先行开启“碳足迹标签”试点计划。制定了《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暂行)》,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标志着中国的电器电子行业在碳标签发展道路上有了指导手册。为了更广泛地普及碳标签,同时发布实施《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标志着我国碳标签评价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委员会持续致力于推动电器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率先在电器电子行业开展试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碳标签评价服务体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评价标准,对开展碳标签工作做了统一的规范和针对性指导。目前已帮助TCL等多家企业开展碳标签工作,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4月22日2022全球碳标签(线上)商品展开幕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为推动碳标签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成立“碳标签评价办公室”。2021年世界地球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委员会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开展双碳管理人才培训班-碳标签评价师培训。碳标签制度融合了政策法规与市场约束力,在各国推广,伴随着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转型意识不断增强,未来碳标签有望成为影响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委员会率先在全国发布了《关于实施碳标签评价规则暂行办法》,制定并推出了《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暂行)》,将碳标签标准体系辐射至全行业。同时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和低碳科技评价等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依靠协会强大的专家智库和丰富的技术资源,截止目前已发布了包含《T/DZJN 002—2018 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第1部分:LED道路照明产品》、《T/DZJN 001—2019 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第2部分:电视机》等多项团体标准。
3月27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发布会展现了我国在低碳行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有力佐证。《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碳标签发展报告》)作为国内第一本以“碳标签”为主题并进行持续跟踪研究的蓝皮书,紧扣“低碳发展”主题,为我国碳标签制度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也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碳标签具备全球化的性质,在中国推广实施碳标签体系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国内出口型产品面对的贸易壁垒,同时也为我国的贸易往来架起了桥梁。
3月31日,国务院研究室政策专家库成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鹏应邀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处级干部培训班作《碳足迹碳标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策略》专题授课。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副省级城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近50位处级干部参加培训。
6月27日,由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碳标签引领全球低碳经济”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来自多方低碳界的专业人士、政府领导、业界同仁专家等500余人共济一堂,就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形势下,我国碳标签如何走好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之路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锚定双碳目标,共研低碳发展新策略,推动碳标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国内外绿色低碳发展、对接务实合作的平台。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形成社会经济系统下“碳”的传递及转移逻辑,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碳中和,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碳标签体系建设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国内双碳目标、国际贸易壁垒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已经在地方试点建立碳标签制度,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碳标签评价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碳定价、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互认机制。这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自身生态保护体系,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DZJN224-2024)是国内第一个以电力电气产品为主体的团体标准,规定了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目标与范围、碳排放核算、碳标签评价等具体方法和要求,适用于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及碳标签评价。
10月31日,由低碳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西安)”暨第3期碳标签碳关税研讨会在西安市成功召开,同期举办生态环境部“电子电器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座谈会。此外,“低碳民宿首发仪式”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启动,标志着低碳工作已踏入新的行业领域,迈向新的征程。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发布《低碳民宿评价办法》,是全国第一次以民宿行业为主体发布的评价办法,标志着低碳工作再次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民宿行业的低碳升级提供支撑依据。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为西安亦柔轻舍艺术民宿颁发“低碳民宿”,这是民宿业的第一次,也是陕西省的第一次,标志着低碳评价工作在场景多样性、行业广泛度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标志着碳标签赋能低碳民宿的时代已来临,也标志着绿色消费在脚踏实地的践行着。从倡议到行动,再到生活方式,当低碳理念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是时候更进一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用低碳行动为城市与自然送上一份最实用、最有价值的回礼。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
11月15日,由低碳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蓝碳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青岛)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市成功召开。此次活动旨在立足碳标签体系建设实际情况与有关政策,紧密围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流通、开放平台等重点领域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助力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金阙碳标签征集活动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启动,旨在打造碳足迹碳标签产品绿色标杆,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低碳发展典范。
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的绿色教育馆,由国际组织NextgGene主导,与阿联酋教育部、阿布扎比政府、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萨里大学及国际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共同参与的“Ignite Youth Power: Navigating the Climate Voyage at COP28”活动,于2023年12月11日在迪拜的绿色教育馆隆重举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领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年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凸显青年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则展现了北京与全球气候治理紧密相连的特殊视角。他们在北京建立的低碳教育基地及系列项目,不仅在本土扎根,还向世界迈进,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坚定决心和努力。日本计划于2024年开始正式对生鲜蔬果产品贴上减碳标签,预计日本最快于2024年4月起对生鲜蔬果启用碳标签制度,随后会逐步扩大到牛奶、牛肉和猪肉等畜牧产品。据悉,首批覆盖的生鲜蔬果产品就有大米、西红柿、黄瓜、茄子、菠菜、大葱、洋葱、大白菜、卷心菜、生菜、萝卜、苹果、橘子、葡萄、梨、桃子和茶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论坛上,同期启动了“一带一路”碳标签合作中心(曼谷),以我国碳标签体系化建设为基础,以碳标签国际合作中心机制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1月19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主办,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承办,邦得科技控股集团、国发宏研(北京)低碳科技中心、广东省碳标签产业研究院、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标签(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蓝碳专业委员会、北京低碳循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森欣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共同协办的2024第二届“香山论碳”碳标签年会暨碳足迹碳标签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苏州分会场同步召开。本届年会不仅是对低碳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更是对未来的低碳工作全面规划和部署。碳标签作为节能减碳有力的抓手,在帮助企业明确产品碳排放足迹、查找碳减排最佳节点、降低企业整体能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要真抓实干,干出成效,碳足迹碳标签就是推动双碳工作的具体实践。
会上,2024全球领先低碳供应链大会(中国·北京站)正式重磅启动,包含电力电气链区在内的第一批链主企业进行了全球低碳供应链倡议,并共同启动了“全球领先低碳供应链品牌传播工程”,致力提升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会议上,《零碳(近零碳)供应链管理评价导则》等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启动,《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等七项标准正式发布,推进团体标准工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本次会议共发布三个数字化平台工具,数智融合问道低碳发展新趋势;签署五项战略合作协议,强军路上共“碳”未来。
低碳供应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全球低碳供应链大会为企业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各行各业及企业面对碳减排的挑战是不同的,做法也各有不同,有了全球供应链大会,可以搭建国家与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分享更多的减碳经验和实践案例,推动技术的发展,共同实现低碳转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碳标签可以衡量产品在供应链层面的低碳等级,是推动消费产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202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
近日,由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首个碳足迹评价产品——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获得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此次,中国石油研发的首个碳足迹评价产品预计将为我国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3月25日,由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主办的“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南京)暨协同推进碳标签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会”在南京举行,政、学、协、企多方汇聚,共同“碳”寻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道。“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有助于企业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好畅通国际循环,更有助于企业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介绍,从碳标签和碳足迹制度情况来看,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或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从长远看来,“碳标签”有着能够成为全球性产品标识和商品进出口“通行证”的隐形收益。
分类
产品碳标签服务分为三个星级,一星级为碳披露产品,二星级为减碳产品,三星级为低碳产品。全面推动碳标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碳标签国际互认、促进包括企业碳管理领军人才、碳足迹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在内的低碳人才培养、建设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赋能低碳贸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教育,凝心聚力,全面深化各项合作和服务,助力中国绿色低碳事业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方案”,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社会规范,加速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树立了绿色发展典范,为行业展示了减排降碳发展新路径。碳标签机制是引导低碳生产、促进低碳消费的重要措施,也是生态产品标识制度的创新,还是促进产品生产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碳标签作为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工具之一,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愿。碳标签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依据,开展碳标签评价是应对贸易壁垒的有力选择。碳标签体系建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碳标签将会通过政府、消费者等外部环境对企业产生倒逼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优化产业链,打造绿色物流,加快健全绿色可持续的流通体系,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碳标签应对机制,从多方面为企业梳理低碳发展思路,帮助企业找到低碳发展路径,不仅能够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还将助力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贴上“碳标签”,相当于获得了国际认可的“绿色通行证”,为迈向全球市场跨出了坚实一步,注入绿色生态新动能。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碳标签有助于拓宽国际市场,应对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从宏观层面看,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以促进低碳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的五链融合,将低碳供应链演化为网状结构的生态链,重构新型合作关系,协调全方位资源共同建设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格局。设计统一的“碳足迹”标签,规范“碳足迹”测度标准和认证流程,建立国际化的、完善的碳排放核查、统计、监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碳足迹”标签的多边和双边互认工作。碳标签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标签的形式量化标识出来。这个绿色标签既是对产品低碳的证明,同时也作为一种警示,激励着我们加强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不断挖掘产品的降碳潜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发挥科技与生态力量,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需要各方力量的汇聚与协作。“中国碳标签论坛”将作为中国碳标签体系化建设的初始地基,抓住“碳中和”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构建有利于世界统一碳市场的评价规范,推动适应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及贸易碳壁垒应对对话机制,为寻求双碳目标驱动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探索。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形成社会经济系统下“碳”的传递及转移逻辑,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碳中和,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委员会依据国内第一个以企业性质为主导的碳标签评价团体标准《企业碳标签评价通则》(T/DZJN 75—2022),从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率、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率、可回收利用率、绿色供应商占比、低碳管理制度、低碳设备、低碳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为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证书。碳标签体系建设也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强制要求出口产品需要开展碳足迹核算。长远来看,“碳标签”将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以及商品进出口的“通行证”。当前中国已经在地方试点建立碳标签制度,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碳标签评价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碳定价、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互认机制,这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自身生态保护体系,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从微观层面看,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
碳标签体系建设也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强制要求出口产品需要开展碳足迹核算。从长远来看,“碳标签”可能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以及商品进出口的“通行证”。当前中国已经在地方试点建立碳标签制度,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碳标签评价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碳定价、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互认机制,这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自身生态保护体系,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碳标签论坛”作为建立我国统一规范的碳标签制度创新之举、有益尝试,汇聚各方低碳界的专业人士、政府领导、业界同仁专家共济一堂,集国家政策指导、标准体系发布、产业基地实践、领军企业扛旗等多项举措,共研低碳发展新策略,推动碳标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创新动力。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是我国碳标签制度的先行者,通过标准建设,以碳标签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18年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探索碳标签的评价标准制定、机构建设、实施应用、人才培训、贸易促进和国际合作互认工作。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在碳标签方面的项目研究。参考国际上已有评价方法,研究并发布适用于中国“碳足迹”的测量办法,并设计统一的“碳足迹”标签,规范“碳足迹”测度标准和认证流程,建立国际化的、完善的碳排放核查、统计、监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碳足迹”标签的多边和双边互认工作。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将持续立足国际视野,把脉低碳动向。秉承开放、共享、共赢、互利四个原则,全面推动碳标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碳标签国际互认、促进包括企业碳管理领军人才、碳足迹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在内的低碳人才培养、建设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赋能低碳贸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教育,整合蓄力,吹响碳标签号角,扩大低碳圈,全面深化各项合作和服务,助力中国绿色低碳事业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发挥科技与生态力量,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据悉,未来五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将全面推动碳标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碳标签国际互认,促进包括碳足迹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在内的低碳人才培养,建设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赋能低碳贸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教育,全面深化各项合作和服务,助力中国绿色低碳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参与企业碳标签评价,企业可以实现高水平标准引领,为业务发展明确低碳可执行战略,帮助企业建立完备的循环迭代全过程。碳作为未来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低碳理念也将融合进企业全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之中。力求适应未来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走在行业前列,获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乐清市政府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电力电气碳足迹核查及碳标签评价体系化建设,推动绿色采购试点应用,打造电力电气产品低碳供应链示范基地,为整个电气产业生态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通道。
碳标签带来的价值或意义
碳标签,根据所标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选择购买低碳产品,鼓励消费行为的改变。碳标签从企业、产业链、产品、技术、数据、服务全形式的内涵式发展,未来将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产业的话语权,提升产品认可度。在全球绿色化发展大趋势下,碳标签制度正在逐渐成为低碳经济发展认证标识与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在碳标签普及后,会促使消费者选购低碳、节能、环保的产品。作为一项动员全民参与低碳生活的有力举措,碳标签通过引导消费者选购低碳环保的产品的消费方式,推动全社会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标签会产生行业带动效应,作为市场内绿色量化指标提高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标准,使得有标产品比无标产品更具竞争的优势。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长期致力于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工作,凭借碳标签“引领力、推动力、品牌力”,全方位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增值,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形成社会经济系统下“碳”的传递及转移逻辑,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碳中和,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我国首个“企业碳标签”在邹平启动。本标准是国内第一个以企业性质为主导的碳标签评价团体标准,从低碳管理制度建设、设备及节能以及低碳技术应用及创新等方面有着清晰明确的评估原则。可以作为响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一个有利基础。
2021年,1月13日,我国首个企业碳标签项目在邹平市山东创新集团启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牵头完成了《企业碳标签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制定,并经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审核批准,于2022年1月19日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17日,首个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学校)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由低碳委与北京学校共同建设。作为青少年低碳教育的实践者,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学校)旨在为低碳发展与义务教育结合进行试点探究,探究低碳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结合方式。通过“碳标签”这一载体,将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紧密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实现“低碳学校—低碳城市—低碳生活”。
2023年1月6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的碳标签专题培训会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培训会以“碳标签”为主题,通过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进一步深化对碳达峰碳中和与碳标签工作的理解和把握,指导推动碳标签体系在浙江省的建设发展。来自浙江省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相关同志,企业、科研院所、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碳标签授权评价机构代表参加。
3月31日,国务院研究室政策专家库成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鹏应邀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处级干部培训班作《碳足迹碳标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策略》专题授课。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副省级城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近50位处级干部参加培训。
2023年3月27日,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作为我国第一部“碳标签”主题蓝皮书,紧扣“低碳发展”主题,为我国碳标签制度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理论探索,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国是全球电子产品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及出口国,推动电器电子行业碳标签使用不仅有效提高低碳认证产品附加值及国际竞争力,主动化解低碳贸易风险,并有利于促进企业科学的制定碳减排路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持续致力于推动电器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率先在电器电子行业开展试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碳标签评价服务体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评价标准,对开展碳标签工作做了统一的规范和针对性指导。目前已帮助TCL等多家企业开展碳标签工作,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6月27日,由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碳标签引领全球低碳经济”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来自多方低碳界的专业人士、政府领导、业界同仁专家等500余人共济一堂,就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形势下,我国碳标签如何走好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之路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锚定双碳目标,共研低碳发展新策略,推动碳标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国内外绿色低碳发展、对接务实合作的平台。
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行业企业代表围绕数字化、经济学、绿色贸易、标准制定等领域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在国际碳关税机制、国内双碳目标的双重压力下,国家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包含标准、数据、教育、贸易、供应链、评价、核算等工作,将标准工作作为建设基础,将数据作为量化指标,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遵循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原则。
6月27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乐清市人民政府、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浙江华电研究院、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共同创建的生命周期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在“2023年中国碳标签论坛”成功发布并上线。生命周期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在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核查及碳标签评价基础上,通过对产业链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核算,完成产品全程碳排监测,推动降碳排放,精准优化供应链结构。
2023年9月9日,2023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六届)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为期三天,期间举行首届全球创业投资大会、第四届全球技术转移大会等活动。2023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为“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主宾国为巴西,共邀请中外嘉宾300余位,其中,境外嘉宾占比近40%,分别来自巴西、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塞尔维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12个国际科技组织。本届论坛还将围绕脑科学、物理基础前沿、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纳米技术、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题论坛。
2023年9月11日,在以“聚焦绿色转型,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的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技术银行联合发起共建的碳标签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签约成立。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主任王震出席签约仪式。三方将通过开展碳标签相关研究、碳标签产业开发等工作,共同推动碳标签在国内产业的发展,并依托绿色技术银行曼谷中心与泰国开展碳标签合作。推动绿色低碳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在建设碳标签、探索创新研发中心建设模式、构建产学研融合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潜力企业,催生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相关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碳标签及双碳领域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及绿色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动绿色低碳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在建设碳标签、探索创新研发中心建设模式、构建产学研融合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潜力企业,催生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相关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碳标签及双碳领域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及绿色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碳标签制度融合了政策法规与市场约束力,在各国广为推广,未来碳标签制度对产品碳足迹。
首先,碳标签体系建设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我国产业体系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生产链条完整。原材料、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链条辐射深入,消费品民生刚需产业链条辐射广泛。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形成社会经济系统下“碳”的传递及转移逻辑,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碳中和,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
其二,碳标签体系建设是赋能企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施碳标签,可以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利用效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生产低能耗的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同时,企业通过更有效的绿色认证方式,将绿色价值链进一步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形成产品绿色价值链运行体系,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及绿色价值,发掘产品低碳竞争优势,提高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绿色认可度,减少进出口贸易摩擦。
其三,碳标签体系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碳标签体系建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
其四,碳标签体系建设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国内双碳目标、国际贸易壁垒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已经在地方试点建立碳标签制度,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碳标签评价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碳定价、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互认机制。这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自身生态保护体系,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通过碳标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推进企业向低碳生产进行转变,有力引导消费者的绿色环保理念形成。同时,进行碳标签体系的建设也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保护工具,应通过合理运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由低碳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西安)”暨第3期碳标签碳关税研讨会在西安市成功召开,生态环境部“电子电器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座谈会同期举办。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还颁发了陕西省低碳民宿相关评价结果,这标志着低碳评价工作在场景多样性、行业广泛度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也标志着低碳消费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引领大众绿色消费变革。此外,会议还进行了《企业碳标签评价通则》标准宣贯及《碳中和标签评价通则》征集,为企业低碳减排、进行碳标签评价提供重要的支撑,也为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低碳民宿首发仪式”正式启动。这是陕西省第一个低碳民宿评价,也是民宿行业首次获颁。标志着低碳评价工作在场景多样性、行业广泛度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也标志着低碳消费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引领大众绿色消费变革。碳标签赋能低碳民宿向新向绿,开启民宿业发展新时期。
“碳标签”制度是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准确量化产品和服务各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找出关键环节,进而提供高效碳减排解决方案。碳标签侧重从源头治理方面推进减污降碳,是一种推动企业碳减排、绿色供应链的有效工具,更是作为面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应对手段。碳标签制度融合了政策法规与市场约束力,在各国广为推广,伴随着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转型意识不断增强,未来碳标签有望成为影响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在工业领域能源系统,基于数学模型对企业能源系统进行系统性节能优化后,碳标签制度可使企业减少5%~10%的碳排放量。未来系统节能技术将作为碳标签的重要技术支撑,使产业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系统性减碳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企业能源利用最大化。“‘碳标签’像是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它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是良好的、环境是友好的、技术是领先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引入并创建属于我国的“碳标签”体系,并逐步完善对话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系列会议已经先后走进山东济南、四川成都、浙江衢州、陕西西安以及山东青岛。每一场会议,都是一场前沿思想的智慧碰撞,都是一场绿色创新技术交流,都有新的成果和收获。从重点探讨电子电器行业碳标签体系建设,到今天已经扩展到包含服务行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家电行业等在内的19个行业,行业广泛度以及场景多样性在不断扩展。此外,会议内容始终聚焦当下热点,围绕前沿技术,从国内到国外,重点研讨欧盟碳关税的影响、新电池法案的解读,以及碳标签应对机制,从多方面为企业梳理低碳发展思路,帮助企业找到低碳发展路径,不仅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还将助力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碳标签有助于拓宽国际市场,应对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从资源、能源、环境、产品多维度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动行业绿色制造体系的完善,助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首个碳足迹评价产品——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获得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经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评价,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获得了碳标签评价证书、碳标签标识使用授权书、低碳产品供应商证书。此次获得产品碳标签证书,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石油的持续创新能力,为集团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基础。碳标签可以衡量产品在供应链层面的低碳等级。碳标签评价证书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共同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积极发展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可以衡量产品在供应链层面的低碳等级。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积极发展碳标签制度。
2024年,“中国碳足迹碳标签公共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运营,平台面向政府、企业、检测认证机构及低碳从业人员,提供碳足迹碳标签核查认证、产品服务、评价评级、政策标准、碳积分、人才培训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通过中国碳足迹碳标签公共服务平台2.0,将有效协助政府统筹双碳数字平台,实现精准、有序和长效控碳;赋能企业优化减碳路径,提升ESG国际竞争力;推动市场引进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普惠碳金融;融入城市碳积分运营机制,加速建立低碳消费市场;提供在线标准组织、编制和发布全流程规范化服务。目前平台已经实现强大的搜索系统,一键查询,一网通办,轻松便捷的获取“双碳”信息。
2024年4月8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电子电器行业碳足迹碳标签工作座谈会。会上,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介绍了开展电器电子碳足迹碳标签体系建设、推进重点领域试点示范、低碳供应链、团体标准研制等阶段性成果和下一阶段工作。各与会代表就电器电子领域遇到的碳减排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各方就行业碳足迹发展趋势与实践应用总结经验,规划方向,共谋发展。会议期间,《电子电器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进行了结题评审。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群博士从项目背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总结及展望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汇报。她指出,该课题项目目标是识别我国电子电器行业碳足迹认证的难点及问题,选择性推出一批有价值、可复制的电子电器领域重点产品认证案例,提出可行有效的对策建议,为后续体系推广和认证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案。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生产的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和“稻鱼共生系统鱼”均获得了产品碳标签,实现了低碳水稻种植的同时,还推动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针对外贸企业重点关心的问题,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外贸发展事务局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共同编写的《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第一期)近日正式上线。《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明确展示了全球各国及中国的碳标签标识,便于广大外贸企业进行辨别。
电子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报告方法学成果已发布,而建立电子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报告方法学,主要目标在于提高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和通报的透明性和一致性;帮助相关方更好地了解电器电子产品碳排放情况,识别此类产品的减排机会;促进企业制定和实施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策略和行动;推动电子电器产业链低碳转型。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5:4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