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离子(Carbon anion)是三个基团,有一对孤对电子的碳的
活性中间体,一个单位负电荷。四面体构型。孤对电子占一个杂化轨道。比较相应酸的酸性大小,判断负离子稳定性大小。
定义
碳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具有偶数
价电子的粒子,其负电荷(未
共用电子对)定域在一个碳原子上。甲基
负离子可看作是一切碳负离子的母体,各碳负离子可以
烷基负离子来命名。
由吸电子基共轭稳定化(-R效应)的碳负离子,由于实际的
共振结构中负电荷主要分布在氧原子上,这类离子叫做碳负离子的性质。
构型
一般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带有负电荷,中心碳原子为三价,
价电子层充满八个电子,具有一对未共用电子。中心碳原子的可能构型有两种:一种为杂化的平面构型,另一种杂化的棱锥构型。
不同的碳负离子由于中心碳原子连接的基团不一样,其构型不尽相同,但一般简单的
烃基负离子是杂化的棱锥构型,未
共用电子对处于
杂化轨道。这主要因为杂化轨道与p轨道比较,轨道中包含更多的s轨道成分,而轨道中成分的增加意味着轨道更靠近
原子核,轨道的能量降低。当碳负离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时,与处于p轨道比较,未共用电子对更靠近碳原子核,因此,体系能量较低,比较稳定。同时,在碳负离子体系中,未共用电子对与其他三对成键电子之间也存在斥力,当未共用电子对处于
杂化轨道时,与其他三对成键电子所处的轨道之间近似,而处于p轨道时,则与三个杂化轨道之间为垂直。因此,处于杂化状态的棱锥构型,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小,比较有利。所以与
碳正离子不同,一般简单的
烃基碳负离子是处于杂化状态的棱锥构型,未
共用电子对处于四个杂化轨道中的一个,这是碳负离子通常的合理结构。
特殊的碳负离子
虽然环丙基正离子由于环张力不利于平面构型而很不稳定,但环丙基负离子确是存在的,因为棱锥构型对碳负离子是相对有利的。在
桥环化合物中,桥头
碳正离子是很不稳定的,因为环的
几何形状的限制,不利于平面构型的存在,所以很少有桥头碳正离子生成。但对桥头碳负离子说,棱锥构型则是相对有利的,所以桥头碳负离子是稳定的,可以存在的。正因如此,桥头
有机锂化合物容易生成,例如下面通过桥头碳负离子进行的反应是很顺利的。这也为碳负离子的棱锥构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但当带负电荷的中心碳原子与键或芳环相连时,由于未共用的电子对能与键发生共轭
离域而稳定,这时碳负离子将取杂化的平面构型,以达到轨道最大的交盖,更好地离域,使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影响因素
杂化效应
杂化轨道电负性大小顺序是。电负性越大,其拉电子能力越强,所以碳负离子的稳定性有如下顺序:。
根据反应式:,如果碳负离子稳定性越强,它的R-H酸性越强。通过比较相应酸的酸性大小,可以大致判断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大小。一般地,具有能稳定负电荷的基团的碳负离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些基团可以是苯基、
电负性较强的杂原子(如O,N,基团如、-C(=O)-、、、和等)或末端
炔烃(也可看作电负性的缘故),例如,
三苯甲烷、三氰基甲烷、
硝基甲烷和1,3-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酸性。除此之外,不同于缩酮,缩硫酮的
α氢也具有较强的酸性。这可以用硫的3d轨道与C-S键σ*轨道的
超共轭效应来解释。硫代硝基苯基甲烷的
去质子化表明,硫的
可极化性起主要作用。
芳香性
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在结构上具备:是闭合的共轭体系;参加共轭的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参与共轭的p电子数符合如4n+2规则。同样,具备上述三条件的环状共轭碳负离子也具有芳香性,很稳定。
共轭效应
当碳负离子与碳碳双键或苯环直接相连时,由于共轭作用可使负电荷得到分散。因此碳负离子上连接的双键(或苯环)越多,碳负离子越稳定。共轭效应不仅使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增加,而且使碳负离子构型也发生变化:一般碳负离子的构型为角锥型,而有共轭效应的碳负离子可为平面构型。另外碳—氮、碳—氧、氮—氧重键对碳负离子也同样有稳定作用。由于氮、氧比碳原子有较大的电负性,能更好分散负电荷,所以更能使碳负离子稳定,其碳—质酸酸性更大。
溶剂效应
一般来说,极性的质子溶剂能够使正、负离子溶剂化,而极性非质子溶剂如
二甲基亚砜不能够使负离子溶剂化,因此溶剂不同,碳负离子的活性和稳定性是不同的。
有机金属化合物,如Grignard试剂和有机锂试剂也可看作是碳负离子源。
叶立德,如
磷叶立德和
硫叶立德等,都含有具有碳负离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碳负离子可进行SN2反应。
作用
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比如:酯缩合,羟醛缩合,witting反应,麦克尔加成等。认识碳负离子有助于我们认识正确的有机合成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