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㮾梨站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境内磁浮车站
磁浮㮾梨站(Langli Maglev Station),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境内,是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磁浮车站,也是长沙轨道交通S2线的中间站。
历史沿革
2014年5月16日,长沙高铁站至黄花机场磁浮工程开工建设,计划在㮾梨镇(现㮾梨街道)设站。7月15日,榔梨站动工开始建设。
2015年9月,榔梨站轨道铺设工作完成。12月26日,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行,榔梨站挂牌定名为“磁浮㮾梨站”。
2016年3月,磁浮㮾梨站完成基本建设。5月6日,磁浮㮾梨站随长沙磁浮快线开通。10月19日,磁浮㮾梨站站厅层分别放置两台高铁自动售票机。
2024年6月28日,磁浮㮾梨站途经线路更名为长沙轨道交通S2线。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磁浮㮾梨站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㮾梨街道,东侧为黄兴大道南段,南侧为劳动东路,北侧为沪昆高速公路轨道,东面设置站前广场,西、南、北三面环绕宽7米的车道,南北两侧车道向东接入城市主干道黄兴大道。车站东面为站前广场车站人行、车行主入口位干黄兴大道上车站站前广场设置出租车、社会车停车场以及公交站点,以满足磁浮车站与市政交通设施的紧密衔接。机场高速㮾梨收费站以南约1千米处。
进出设置
据2024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官网数据,磁浮㮾梨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
相邻车站
据2024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官网数据,磁浮㮾梨站的相邻车站如表格所示: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车站整体呈反向的“Z”字行,北侧高,南侧低,形成向列车行驶方向的指向性,呈现出一种动态感。一层相对较封闭的体量,配合深灰色真石漆涂料,显得沉稳、踏实。二层采用清水混凝土材质,保持了材料最原始的观感,使得整个建筑既朴素低调又充满质感,自然流露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磁浮㮾梨站站房与正线桥梁合二为一,桥在站内,站在桥上,不分彼此。
管线夹层为实现通风散热需求,在靠近轨行区的两侧设置通长的通风百叶,造成室内外空气连通,给建筑内部节能设计带来影响。设计中考虑在夹层顶棚及楼板上均另外设置保温层,使站台层和站厅层与管线夹层隔绝开来。
为保证从列车上看向屋面时建筑立面的整洁与连续性,在站台层屋面设有设备的两跨面向轨行区的立面上,设置两道混凝土墙体,以遮挡屋面上的设备,同时,为了满足空调设备的散热要求,在墙体上开设百叶风口。
该站由于站台宽度所限,为保证二层站台达到足够的有效宽度,在楼扶梯的设置方面打破以往车站两部扶梯并一部楼梯的组合设置方式,而采用扶梯与楼梯分开独立设置,东西两侧各并排设置两部扶梯,楼梯与扶梯在南北方向上并列设置,扶梯在南楼梯在北,由此在二层站台区域为旅客活动赢得了足够的空间。
磁浮㮾梨站南北长118.2米,东西长24米;总建筑面积为5170平方米,站房主体总长118.1米,总宽23.9米,建筑高度12.99米。站房±0.000标高绝对标高(85国家高程系统)41.165米,站台标高7.54米。站台有效宽度4米,长度50米。地下一层层高3米,地上一层层高5.5米,管线夹层,层高2.04米,地上二层层高5米。
整体布局
磁浮㮾梨站车站沿黄兴大道呈南北向布置。车站采用2层3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型式。整体布局形式采用“落地式”布局,即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与站厅层共同设置于地面层,地上二层作为站台层使用。站房主体为地下一层, 地上二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及消防水池等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为站厅层,站厅公共区上方没有管线夹层,地上二层为站台层。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4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官网数据,磁浮㮾梨站首末班车时间如下表:
设施设备
运营事项
截至2016年5月,磁浮㮾梨站—磁浮机场站10元/人、磁浮㮾梨站—磁浮高铁站10元/人。
交通换乘
交通布局
截至2015年12月,磁浮㮾梨站站房采用通过式布置,结合规划预留的P+R停车场与地面层社会停车场、公交车站、出租车停车场等交通方式接驳。乘客通过磁浮㮾梨站一楼出站,经规划停车场转入社会停车场、公交站进行人流分散。
公交换乘
据2024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官网数据,磁浮㮾梨站设有如下公交线路:
建设成果
由于要缓冲列车驶入时的振动,磁浮㮾梨站站台底板与主体框架柱之间不能无缝连接,建设单位采用在两者之间预留伸缩缝、以橡胶条填充的方式进行缓冲;车站内板材与挂件之间的“硬性连接”全部采用带有缓冲效果的“柔性连接”;房屋吊顶使用弹性垫片,既保证质量,又降低了振动频率。“站桥一体化”施工的核心是保证站房与正线桥梁两个区域中磁浮轨道下部结构的精准对接。一旦两者对接精度出现较大误差,会导致磁浮轨道无法安装或者出现较大位移,列车驶入时将出现较大颠簸或无法运行。
价值意义
由于磁浮㮾梨站为长沙轨道交通S2线之间唯一站点,故而考虑尽可能居线路中段设置,以方便市民到长沙南站及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出行。(《铁道勘测与设计》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20: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交通区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