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是1994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涛。
内容简介
论及的问题都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关于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关于如何提高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该书观点鲜明,论证科学,理论深刻,对深入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读后会大受裨益。
作者简介
宋涛 我国著名经济学
家、教育家。1914年12月生于
安徽省利辛县。1939年参加革
命,同年进入陕北公学学习。自
1940年开始,先后在华北联合
大学、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
学从事教育工作。曾主编和与
人合作编写四部政治经济学教
材,主编和与人合作编写多部
专著,出版了《宋涛选集》,还
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现任中
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系名
誉主任。并任北京经济学总会
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
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史学会会长。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
(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三)列宁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
(四)斯大林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毛泽东思想中的经济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说的重要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当代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
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三、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
理论并未过时
(一)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二)当代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变
(三)新技术革命将加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逆转的
历史趋势
四、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主要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起着主导作用
(三)社会主义国家能有计划地发展经济
(四)我国有计划地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水平
(五)驳斥反对公有制和主张实行私有制的谬论
第二部分 运用《资本论》的理论指导我国的
经济建设和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仍然是我们认识
现时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
恩格斯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是研究当代
帝国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能被运用来指导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二、《资本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社会经济的
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运用《资本论》第1卷中的理论,研究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过程的问题
(三)运用《资本论》第2卷中的理论,研究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资金流通问题
(四)运用《资本论》第3卷中的理论,研究我国
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问题
(五)为什么能够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
三、运用《资本论》中商品生产的理论指导我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
(一)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指导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运用价值规律的理论指导我国企业
降低劳动消耗
(三)运用价值规律转化形式的生产价格规律
调整我国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四、运用《资本论》中关于价值、价格和生产价格的
理论指导我国的价格改革
(一)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
理论来指导我国制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运用《资本论》中关于成本价格、利润和
利润率的理论来指导我国企业降低成本
增加盈利和提高利润率
(三)运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价格的理论来
指导我国的价格改革
第三部分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必须加快
改革开放
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
理论基础
(一)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阐明的一些关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能被我们用于指导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
预想从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也是科学的
(三)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
水平的规律,调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所有制的结构
(四)运用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的理论,调整国家和
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
的关系
三、进一步加快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二)农村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城市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四)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五)进一步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五、调整产业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调整各产业资金的比例是调整产业结构的
根本途径
(二)调整各产业的存量资金
(三)调整各产业的增量资金
(四)调整产业结构要采取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方法
(五)改变条块分割的格局
(六)制订产业的发展计划
(七)调整产业结构要开展竞争
六、实行以行业管理为主的经济体制
(一)以行业协会为主管理企业的优越性
(二)以行业管理为主必然促进国家经济管理
职能的转变
七、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国有工业企业的承包制
(二)提高承包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关于实行股份制、税利分流、税后承包和
组织企业集团的研究
(四)落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五)国有工业企业应自负盈亏
(六)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七)国家与地方政府实行分税和企业承包
利润分成制
(八)转变国家的经济职能
第四部分 计划与市场
一、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又要按比例
(一)计划经济的涵义
(二)实行计划经济的经济条件
(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和发展的特征
(四)评关于否认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观点
二、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方法
(一)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自下而上的方法
(三)国家计划机关制订出新的国民经济计划
三、制订新的国民经济计划时必须认真研究
实际经济情况
四、计划调节与市场和市场调节与计划
(一)计划调节与市场
(二)市场调节与计划
五、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只有被用于调节国民
经济运转时才会结合起来
(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在不同的经济运转中
有不同的结合程度
(三)签订经济合同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重要形式
六、治理整顿需要的是“看得见的手”
(一)“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二)必须有计划地调整国民经济部门、分部门和
行业的比例结构
(三)认真制订治理整顿的具体计划
第五部分 搞好国有工业企业的几个问题
一、要认真提高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的涵义
(二)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途径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大中型企业之间相互签订产销合同能防止
产品继续出现积压
(二)大中型企业之间相互签订产销合同能防止
“三角债”前清后欠的现象
(三)大中型企业相互签订产销合同能促进产品
质量的提高
(四)大中型企业相互签订产销合同有利于调整
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五)企业之间相互签订经济合同能促进
商品市场的扩大
(六)企业之间相互签订产销合同有利于
降低流通费用
(七)企业之间相互签订产销合同是实现计划调节
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重要形式
三、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商品市场疲软的问题
(一)流通中需要的货币资金量
(二)企业出现货币资金短缺和商品滞销的原因
(三)解决商品滞销的根本途径
四、国有工业企业必须自负盈亏
(一)国有工业企业应当盈利
(二)国有企业的亏损
(三)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原因
(四)企业亏损必须自负
(五)降低亏损企业职工的奖金和工资是合理的
(六)对扭亏为盈无望的企业必须关、停、并、转
五、全民所有制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一)赋予工业企业人事管理、用工形式和工资、
奖金分配权的目的
(二)发动职工群众进行改革
(三)改革人事、用工和工资、奖金分配制度的
几个理论问题
六、利用“三资”企业发展我国经济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三)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
(四)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五)有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上的经济信息
第六部分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对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
(二)市场调节的弱点和消极性
(三)国家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两种涵义
(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异同
(三)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发展国有企业的
作用
(五)市场经济的性质由商品经济的性质所决定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应有的权利及
应负的责任
附录
一、《王亚南文集》读后感
(一)为寻找旧中国的出路而学习、翻译和运用
《资本论》
(二)关于建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探讨
(三)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的
社会主义经济
(四)对《资本论》的研究与批判《资本论》过时论和
空想论的错误观点
二、在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