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社会学术语,指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的过程。
目的
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的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艺文活动的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地产的创发与行销等;“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居民自力营造等。
理论基础
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使得人们能够享有其人权、符合其需求、以及对影响其生活的决策过程有较大的掌控权。
参与(participation):以充分公民权、自主、分享权力、技巧、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藉由人们对影响其生活的议题,促进其民主的参与。
公平(equity):挑战歧视及反边缘人口的个人态度及制度和社会的实务。
学习(learning):彰显对实际付诸行动以处理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问题之有贡献和发展者的技巧、知识和专门技术。
合作(co-operation):基于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和贡献上,共同协力以确认和采取行动。
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使得人们能够对其所居住的环境负起责任,并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环境。
社区培力的目的在于藉由参与、学习和合作等以提升社区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社区能力建构(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社区能力的体现可能表现在四个重要的面向:
显然,“社区能力”的定义是广泛且不明确的,它可能是有形的物理环境或无形的意识或价值;它可能是个人、组织或
社会网络;它也可能是个人间、组织间或网络间之情感、意识或价值的连接。
社区工作强调要“由下而上”,这是一种基本但非绝对的理念,之所以基本是因为它是社区永续发展的命脉,之所以非绝对是不可因此而放任社区自生自灭。社区需要培力,“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是需要相互搭配的,理念上强调“由下而上”,但做法上并不排斥“由上而下”,亦即当社区能力尚不足之际,其工作重点在于透过外力(含政府及专家)协助以提升其能力,当其具备能力则外力不宜过度介入,因而,必须秉持的是一种“可上可下”的社区工作思维,在居民的参与下藉由这种弹性方式调整介入程度,始能培植社区居民的真正能力,这也正是培力之“为社区做”(doing for community)到“与社区做”(doing with community)再到“由社区做”(doing by community)。
永续社区需要以“社区能力”为基础,社区能力中的人力资本与
组织资源往往是有形的,社会资本则是无形的资产,
有形资产易于让社区的外观显得耀眼,但若缺乏无形的资产作为后盾,外观的耀眼将可能是短暂且缺乏根基的。
网络是构成社会资本的要素之一,若将网络的概念置于社区脉络,即指网络的功能包括:
要求
社区意识
社区营造的内容主要依据社区的需求而定,社区营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下而上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社区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的主人翁意识。即个人对于所属社区拥有的一种同体共感和衷共济的一体感。此种一体感植根于个人对社区的直觉和态度,同时表现出认同,关怀,参与的心理作用。这是人与社区通过互动交流所产生的一种
情感表达。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社区居民的潜力。
社会交往能力
社区工作是一个变化万千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很多问题,例如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人际关系问题、法律问题、合作与协调问题、与社区内各类组织和单位的关系等等。社区工作的推展也相当复杂,不但要求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推动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和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和成长。这些都要求工作者有较强的
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交往对象的多样性对工作者的交往能力提出高要求。由于工作需要,工作者往往要接触各种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背景、职业的居民,并与他们建立关系,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把他们组织起来共同研究、策划和推行工作等;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群体的社区居民,其生活方式也有相当的差异,所以要求工作者具备与各类社区成员交往的能力。而且交往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工作者有娴熟的交往技巧。不同工作情景的社区,对工作者交往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即使是在同意社区环境下,随着居民态度,行为的改变,交往方式和技巧也要发生改变。
组织能力
社区营造者需要运用组织和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总体营造的行列。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方案的细化,并专门机构进行协商,整合社区成员、团体及政府部门的相应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实现社区目标。积极发掘、组织、协调与利用社区资源,是社区营造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社区营造者应当熟悉各种资源,善于将各种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社区营造者的组织能力还表现为组织具体相关活动的能力,如会议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划以及推动社会行动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优秀的社区营造者能够通过分析、策划、检讨、激励、咨询、教育、谈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潜能。
社会责任感
社区营造者对自己在社区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知。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分析,每一个个体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求。社区营造者必须以完善和发挥营造对象为己任。其宗旨和目标就是帮助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维权)和能力(社区培力),并不向其收取任何费用。社区营造属于非营利性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例如企业)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家园建设。社区营造者必须要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爱社区(家园),为社区(家园)付出。
目标
典型案例
1.日本古川町社区
古川町1589年建成,位於日本关西崎埠县,南边为城,北边为寺院,东边为
武士住宅区,西边为商人住宅区。古川町中心分为三町,风景秀丽,原属於防卫型城市,现为林业和小型物资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间。在1970年后开始的“发现日本”热潮掀起了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热潮,通过全体居民持续不断的努力,街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其成功多样的街区营造活动及成果,是历史街区营造成功的典范之一。古川町的居民社区营造的成功主要归功于4个方面:全民动员,木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老规矩”的形成和条例化,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延续。
提供灾区自然环境、传统产业、人际关系的重建及再生经验。921地震后,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进入埔里桃米社区,协助居民从家园的山水土地间,找到一个重建与转型的新方向,桃米居民上上下下动起来,为打造生态村的理想而努力,以生态工法绿美化,家户及景观设施大变身;以永续教育求新知,培育解说员传播
生态保育观念,带动地方开设特色民宿、自创DIY、风味餐饮及桃米工班等,创造1/4社区居民的就业机会。近来成立
纸教堂见学园区,可体验如何将危机化为转机。
提供农村与大专校院合作参与社区营造工作经验,原步入没落农村
台南县后壁乡土沟村,2001年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成立,进行社区改造,在协会、居民与高校指导团队的共同创意之下,文化学堂、阿嬷灶脚、猪寮咖啡厅、水牛起厝等,让村子有了不同的面貌。
提供民间企业借由艺术活动参与社区营造的经验。梦想基金会主要以提升社区生活素质以及艺文气息为社区营造诉求,及对生活环境和这片土地的关心,靠著社区中所经营的餐厅、茶馆及才艺班为主要的经费收入来源,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免费提供来回机票和三餐及零用金,住的部分则由基金会和社区居民一同提供住宿。由于有丰富又多元的活动,提供社区居民挥洒创意及参与的机会,让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异乡客都有光荣感,进而形成社区的连结与凝聚力,梦想已经不再是空想,而是具体的理想实践。
5.台湾信义房屋集团“社区一家”赞助计划
2004年台湾
信义房屋董事长
周俊吉先生推出“社区一家”社区营造的赞助计划,鼓励有心让社区变得更好的个人或团体一起打破人际藩篱,共同为社区努力,并进一步繁荣社区。在推动的过程中,信义房屋不仅提拨经费,还成立专家顾问团,并给予活动执行方面最实际的建议,渐渐地打破冷漠的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投入的心血。见证了许多
社区空间从荒芜到精彩的过程,串起了幸福,筑起了信任和尊重,进一步提升了社区营造的活力与品质。截至2014年,信义房屋推动“社区一家幸福行动计划”10年有成,已赞助2亿新台币成功帮助全台1271 个社区圆梦。
6.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
蒲韩乡村社区横跨山西
永济蒲州经济合作社10余个社会组织的整合体,恢复了乡村社会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重建了社会信任和信用,以综合农协的集体力量促进组织资产增长和农民增收,使分散的小农户恢复自信、自强自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满活力。
7.福建厦门曾厝垵文创村
社区营造师
宁军抓住
曾厝垵文创村被列为“美丽
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试点社区这个契机,带动当地商户、文艺青年参与品牌规划、空间营造、有机更新、社会治理、组织建设、政策制定,牵头带领团队深度参与厦门华新路老别墅、图强小区等区域的社区营造,花了一年时间实现了环境提升、人文精神回归、社区文化凝聚,并基于“五共”模式创新建立CSMM社区营造体系,搭建了社区营造团队,为全国城中村转型升级提供了全面专业的公众参与解决方案、空间规划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