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后村位于江西省
广丰区,毗邻广丰区
排山镇、
玉山县仙岩镇及浙江省
江山市。境内有江西省14座重点保护古庙之一的
灵鹫寺。
地理环境
社后村地处广丰东部,矿产有石灰石、煤。属典型的
丹霞地貌,境内
雨石山为突出代表。境内有大门底水库、
八都溪。境内多溶洞。境内有江西省14座重点保护古庙之一的
灵鹫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
无霜期266天,多年平均
气温17.9℃,
年平均降雨量1661.6毫米。
交通状况
境内203省道、640县道贯穿。
景观景点
雨石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社后,现也称为雨石头,海拔615米,是广丰东北部的最高峰,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此山相对高度约300米,三面绝壁,仅一面有路可上。山顶有雨石庵。与同属丹霞地貌的江山市江郎山相距约20千米。
灵鹫寺位于
广丰县
社后灵鹫山北麓,为江西省14座重点保护古庙之一,建于唐元和间,宋重建。清咸丰年间被毁,清光绪后期又先后兴建了玉皇殿、观音堂等“九栋十三厅”。寺依山而建,远视若鹫鸟凌空飞舞,故得名。
寺内有金塑金佛像37尊。寺周围有木鱼山、古城、鹫岭、五星峰、双狮、张叔夜衣冠墓等“灵鹫十景”。南宋诗人
杨万里路经广丰时,曾作《宿灵鹫禅寺》七绝二首:其一云:“初疑夜雨忽朝睛,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灵鹫寺,原名宝积禅院,为全县现存最早创建的古刹,距今一千二百年,据清同治县志记载:“宝积禅院,在三十九都(今广丰县社后乡境内)今名灵鹫寺,唐元和(公元806—820年)间建”。又据解放初期住持师静礼叙述为灵隐寺僧明道,智开两禅师开山创建。传说明道、智开从杭城来赣,游名山,访胜地,当进入灵鹫山时,见群峦叠嶂、云绕峰回,似鹫鸟展翅凌空腾飞,上有五峰,巍峨壮观,同杭州灵隐山五峰有相似之处。乃曰:“灵鹫飞来,此传法之胜地也”。遂靠山建寺,名宝积禅院,与灵隐寺同属临济亲。初建的宝积禅院规模不大,未建佛殿,乃法堂为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以僧堂为禅僧行道之地。
五代时(907—959年)。南唐王信仰佛教寺院持续发展,元代(1260—1368年),县设僧司管理全县僧务,对汉族佛教管理甚严,皇庆间(1312—1313年),又废除僧司,寺院定住持由僧人自已管理僧务,重建了寺宇,此时把宝积禅院更名为灵鹫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县设僧会司于灵鹫寺,派僧官驻灵鹫寺,管理全县僧务,主要任务是监督僧众行议及主管考试。此时,灵鹫寺已成为全县佛教的活动中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
朱元璋下令限县只准保留大寺院一所,大部份寺庵被废,而灵鹫寺由于设僧会司得以保留,且保持了一定盛况。
清代佛教继承明代制度,清初因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寺院也无所建树。乾隆间(1736—1785年),禅风逐步恢复,重振宗门,寺宇焕然一新,佛事旺盛,至光绪元年(1875年)灵鹫寺达到历史鼎盛时期。
经济状况
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种类主要有:水稻、油菜、山茶、茶叶、玉豆、柑橘、板栗、柿子、天桂梨、竹子等,其中
山茶、
玉豆为特色作物;特色禽类有:白银鹅、
三黄鸡、白番鸭。
当地风俗
春节:即大年初一,为一岁之首,古称“元旦”、“元日”,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春节。是年节的组成部分。,家家“新桃换旧符”,贴上新的春联和门神,有的还张灯结彩。喜气洋溢,普天同庆,把整个年节推向高潮,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是日,男女老幼皆穿上新衣,禁说不吉利话,不许打骂小孩。出门见人,互祝“新年发财”。有客进门,烟茶酒及果品招待。不许动刀剪,不理发,不洗衣,不挑水,不泼水于屋外(防财外流)。俗以此日为“米生日”,不许煮饭。初一至初三日,百业停工,农民不下田。过了初三方可出门拜年,商贸过了初五开市。过了初六,年节气氛逐渐淡化。
清明:祭祖扫墓社后人会制作一种糕点--清明餜,清香味美。社后本地人会在清明前采青艾(以紫杆青艾为佳)过开水略焯,再加入少许生石灰,放置几日后漂清,放入石臼以木锤捣碎,之后与米粉一起做皮,再包上笋丝猪肉萝卜丝馅、腌菜豆腐馅、水晶馅(肥肉、白糖、白芝麻)、芝麻红糖馅等等,上锅蒸熟。其中水晶馅需趁热吃凉了腻。
立夏:社后人一直保留着吃立夏羹的习惯。立夏羹主要原料有饭团(米饭煮到7分熟后放入石臼用木锤敲打成团再做成丸状或片状)、猪肉、香菇、木耳、小笋、豌豆、罗汉豆、莴笋、烟熏豆腐干、蒜苔、广丰米粉等。
六月十九:在当地,农历六月十九是雨石山佛生。从十八日到十九日晚上,一直有十里八乡的信徒上山拜祭。其中以十八日晚上山的居多,夜间大家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路上有些人家会再门前放上泡好的茶供路人饮用。
七月十五:时在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七月半在当地是个祭祖的大日子。人们会制作:孟宣条(音译:以糯米粉或面粉为主料制作的条状油炸食品)、孟宣花(音译:以糯米粉或面粉为主料制作的花状油炸食品)、紫苏饼、油炸糯米球、油炸糯米饼、灰渍糕(以早稻稻草放入开水中煮出汁水泡米制作的糕点)、酒味发糕等特色食品用来祭祖。
七月半为夏收后的第一个时节,家家都以糯米粉加糖用油煎成各式各样的“煎餜”吃食,有“七月半七样煎”、“无煎餜不成七月半”之说。
重阳:有“上坟”与打麻糍餜之习。
冬至:在冬至,当地有吃糍粑的习俗。
过年:过年人们会制作的特色食物:孟宣条、孟宣花、灰渍糕(以早稻稻草放入开水中煮出汁水泡米制作的糕点)、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