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群(Shennongjia Gr.)的时代属中元古代。分布在湖北神农架和大洪山一带,为一套含镁质碳酸盐岩石地层。
简介
含镁质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地层。碳酸盐岩中富含叠层石和微古植物。下部未见底,与
水月寺群未见直接接触关系。上部分别被
马槽园组、莲沱组或南沱冰碛层不整合覆盖。由下而上分为上、下亚群共11个组。下亚群五组相当于长城系,上亚群六组相当于蓟县系。
沿革
神农架群于1962年由江涛、华媚春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仅相当目前划分的神农架群下亚
群,
在其上同时创建了石槽河群,(相当现在划分的中亚群);杨开济(1964)将上述二群统称为神农架群,下部为大神农架组,上部为小神农架组;湖北省地质局综合队1965年沿用江涛的划分,将神农架群分为二个组,将石槽河群改称伍子坪群并分为三个组;地质部宜昌地研所(1972)恢复杨开济的划分,将下亚群分为三个组,上亚群改分为两个组;湖北省区测队1974年进一步修订了神农架群的范围和时限,将该群分为三个亚群八个组,自下而上为:下亚群大岩坪组、乱石沟组、大窝坑组、矿石山组,中亚群(相当于江涛划分的石槽河群)台子组、石槽河组,上亚群送子园组、瓦岗溪组,并将下、中、上亚群时代分别定为长城纪、蓟县纪和青白口纪;同时,在其上创建了马槽园组,时代归于早震旦世。李铨、冷坚等(1987)在上述下亚群的大岩坪组之下又创建了鹰窝洞组,在台子组和石槽河组之间又划分出温水河组和野马河组,共划分为11个组,完善了神农架群的地层序列,并将其时代统归于长城—蓟县纪,而将不整合于其上的马槽园组时代归于青白口纪。
特征
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神农架林区和鄂中大洪山一带,主要为含镁质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碳酸盐岩中富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下部未见底,与水月寺群未见直接关系;上部分别为上覆马槽园组、莲沱组或南沱冰碛岩(组)所不整合超覆。厚度大于12680m。按目前的划分,该群自下而上划分为11个组:鹰窝洞组、大岩坪组、乱石沟组、大窝坑组、矿石山组、台子组、野马河组、温水河组、石槽河组、送子园组、瓦岗溪组。其时限大体为1000~1700Ma。
岩相分析
“神农架群”是在滨岸环境下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沉积。其发展过程是:大约从19亿年开始,神农架地区在拉张活动所形成的构造构造裂谷中,开始形成一套陆缘裂谷充填型的沉积组合,即郑家垭组;随着拉张活动的减弱,陆缘裂谷被逐渐充填,该地区慢慢演变成为陆棚浅海的环境;其后,随着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多次反复出现了海进海退现象,形成了若干套浅海、滨海、台地、滨岸等沉积旋回的反复,并发育大量不同形态的叠层石化石。这就是
石槽河组、
大窝坑组和
矿石山组的地层。它们相当于陆缘裂谷的盖层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