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前秦皇始元年(351年),高僧朗公西游东返,隐居于此,创建朗公寺。当时有上下诸院十余所,长廊广袤千余间。隋唐时更加兴盛,僧侣达500余人,大建佛塔,广造佛像,遂成佛教盛地。原寺以门楼、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禅堂、法堂为中轴线,左右以伽蓝、达摩两配殿及斋廊为翼,至清代荒废。今谷中讲经堂、天王殿遗址尚存。讲经堂传为朗公讲经处,现存完整青石柱4根,残柱4根:有的仅存半截,有的仅存柱础。1964年,在其后发现唐代殿堂遗址,基台呈长方形须弥座,东西长12.65米,南北宽10.77米,高0.75米,束腰0.3米。束腰处雕有各种形态的歌舞伎人物。1980年复原基台,建长廊保护。 青龙山上,自南而北有
四门塔、
小宋塔、
小唐塔、小龙虎塔。白虎山西崖为千佛崖石窟造像,前有墓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