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古辨盗
出自《梦溪笔谈权智》故事
《陈述古辨盗》是出自北宋作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卷十三)中的一个故事。该故事讲述的是县令陈述古审一个偷窃案时运用做贼心虚的心理捉住小偷的故事。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②盗者。述古乃绐③之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④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摸之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⑤,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⑥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唯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注释
1.知:主持,管理,主管。
2.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的:究竟,到底。
3.绐:(dài)谎称。
4.至:非常。
5.盗:偷窃。
6.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
7.祠:供奉,祭祀。
8.谕:告诉。
9.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同僚。
10.祷:祈祷。
11.肃:恭敬。
12.讫:完毕。
13.帷:围幕。
14.阴:暗地。
15.服:服从。
16.讯:审讯。
译文
陈襄(字述古),曾在建州浦城当过县令。当时,有富户遭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偷东西的人。(陈述古)就哄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辨认出真正的小偷。”于是,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祭拜。(陈述古)带领囚犯们站在钟的前面,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摸这口钟就没有声音,如果是小偷,那么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恭敬,祭祀完毕,用帷幕把钟围起来。(陈述古)暗地里派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才叫那些囚犯进那帷幕里去摸钟。他们一出来,陈述古就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陈述古)审讯了他,(他)终于承认了自己是小偷。原来(小偷)害怕钟会发出声音,不敢去摸。
创作过程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就是说,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还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正常变化和异常变化,不能拘泥于固定不变的规则。正是这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促使他取得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的高度成就。沈括曾提出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观点,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北宋那个崇文读经、吟诗填词的主流时代,理科被视为末学,甚至被讥为奇技淫巧的旁门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沈括(1031—1095)却才学绝世,兼擅文理,是个文化、科技通人,一生从事的研究领域极为宏阔。《宋史》评价他说:“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但是,沈括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沈遘传》之中。在科技领域独步千古,作出重大贡献的沈括,为什么史家没有单独为他列传?为什么会才高名微,生前身后痛遭非议,寂寞身后呢?
宋代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科学经典《梦溪笔谈》。他就是现代人熟知的沈括。然而,沈括还是一个检举揭发的“高手”,他政治嗅觉异常灵敏,善于在别人的诗文中嗅出异味,“上纲上线”。沈括检举揭发的对象,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人物——苏轼。
沈括在官场的蹭蹬和学术上的成就, 几乎都可以从他的性格中找到解释。他这人好学,喜欢研究各种新奇东西,干活儿好动脑子,所以,在做主管治河、天文工作的技术官员时,成就突出,在做依靠地理学知识的外交谈判使节时,也能不辱使命。但他缺少杀伐决断的实际军政才能,所以在做边境军政“一把手”时难免失败。在政治活动中,他的人格缺陷很明显,他与王安石本是世交,沈括父亲的墓志铭就是王安石写的,在王安石当政时,沈括曾是他变法的支持者。但在王安石第一次下野后,沈括又曾上书反对过王安石的一些法令,导致王安石复出后,骂沈括是“小人”。这样,沈括成了在新旧两派都讨不到好处的人物。他和苏轼的关系也不好,很可能是出自某种“文人相轻”的心态,也许他认为苏轼所擅长的诗词文赋、书法文墨之类的东西算不上什么,总之,不知出于什么动机,他参与到了迫害苏轼的“乌台诗案”中,罗织罪名、攻击苏轼,这又令后世一大批苏轼的拥趸,对沈括的政治人品大加挞伐。
但他最大的长处是好学,而且没有任何知识视野上的偏狭,他不像当时主流士大夫那样,轻视在社会底层工作的工匠、水手,所以,记录下了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水手们航海用的指南针,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大发明是靠沈括的记录而扬名于世的。对于延安老百姓使用的石油,他不仅记录,而且还亲自动手做实验,用石油制做墨锭。从这方面来,他至少是位实验科学家。与苏轼、朱熹这些大文人不同,他对于数学有着出奇的兴趣,所以在数学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平心而论,论治学的渊博程度以及对人民实际物质生活的贡献来讲,沈括比苏轼、朱熹之辈强多了,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名气却没有这两位大,只能说明古代中国是多么缺少科学的传统。
绍圣元年(1094年),65岁的沈括竟真的追随亡妻而去。临死前,沈括交代长子沈博毅及次子沈清直将他的遗体归葬在故乡浙江杭州钱塘的龙居里。
沈括作为官吏是失败的,为人也是失败的,但作为科学家却是成功的,也正因这种成功,使我们对这位有着瑕疵的古代科学家仍然怀有一种崇敬之情。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很大的成就,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31 13:33
目录
概述
原文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