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党
票券倒卖人员统称
“黄牛党”,俗称打桩模子。
介绍
“黄牛”披上新马甲
短短几秒钟,数十万张明星演唱会门票就售罄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出市场复苏还是“黄牛”的“狂欢”?一旦“黄牛”与有关二级票务平台人员“合作”,甚至直接披上平台的新马甲,做起倒票的老勾当,对演出票务市场秩序将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2023年5月26日,在“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第一场开场前,记者在“鸟巢”附近走访发现,仍然有大量“黄牛”游走在人群中间。“要票吗”“收票收票”…… 短短几百米的路程,记者碰到了七八个 “黄牛”。记者在现场与一名“黄牛”询价发现,原价855元的看台票已经被炒到2000元,内场票更是炒到了6000元的高价。
记者调查发现,“黄牛”倒票业务近年来开始从线下到线上转移。一些“黄牛”研发了专门用于抢票的软件,可以在售票开启第一时间抢到票,甚至还形成较完整的抢票产业链。
相关报道
2021年,“黄牛”也得来四次!九价HPV疫苗太难抢……
2023年7月,北京警方针对国家博物馆周边存在“黄牛”加价倒卖免费门票情况,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处罚3人。
2023年7月25日,文旅部官方政务新媒体平台“文旅之声”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加大对“黄牛”、第三方平台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旅游景区门票分销系统,有效防止“黄牛”挤占票源。
2023年10月10日,公安部通报,针对营业性演出赛事活动、热门景区景点“黄牛”倒票突出等问题,公安部“夏季行动”期间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黄牛”倒票专项工作,各地共排查网络倒票线索1.9万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00余人,查获各类门票1.2万张,约谈整治一批票务平台,下架处置违规门票网店300余家,研判拦截“黄牛”账号5万余个,有力维护了票务市场秩序和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3月19日,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修订后的《演出法》将于本月22日正式生效,未来若有人利用抢票软件倒卖门票,将被处以最高一年有期徒刑及最高1000万韩元(1万韩元约合53.8元人民币)的罚款。
2024年9月,公安部专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整治“黄牛”倒票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良好社会秩序,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辽宁省沈阳市,原本几十块钱的挂号费,在号贩子手里倒来倒去能卖到几百到上千元,紧俏的专家号甚至炒到了3000元。在2024年2月至10月期间,9个团伙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共计抢号23000余次,涉及沈阳6家医院,共计获利300多万元。1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罪名,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打击治理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有偿代约、恶意抢票囤票、“黄牛”倒票等行为。
2025年1月10日,江苏镇江警方公布一起刚刚侦破的利用黑客手段抢购、倒卖各类演出门票的特大案件,全链条打掉这个利用“外挂”软件在互联网上实施抢票的“黄牛”倒票团伙。
相关案例
2025年3月3日,#男子3次看演唱会不给钱被黄牛告了# #诈骗了黄牛3场演唱会被判还8800#两个词条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据荔枝新闻此前报道,江苏泰兴市民李某在网上结识了王某,后者声称能购买演唱会门票。李某三次委托王某帮忙购买演唱会门票,同时承诺支付报酬。前两次,王某成功购得门票,第一次通过官方平台买到2张988元门票,约定给付3000元,第二次通过第三方平台买到2张1320元的门票,约定给付5000元,但李某拿到票后却未付款。第三次,王某再次购得2张2000元的门票,约定给付10000元,却无法联系到李某,最终不得不退票并承担了1200元手续费。王某随后将李某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查明,第一次购票通过官方平台完成,形成合法的委托合同关系;但第二、三次购票因通过第三方平台溢价抢票并转卖,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最终,法院判决李某返还王某第二次购票实际支出的5000元,不支持加价部分;对于第三次购票的退票损失1200元,法院认定双方均有过错,判决李某返还王某800元。综上,李某需返还王某共计8800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0 14:08
目录
概述
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