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zhà)伯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祭城村,是周代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1984年,河南省开展的第四次文物普查时祭伯城遗址被发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调查,发现明清时期城址一座。
2006年及200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发掘,又发现了一座两周时期城址。
遗址特点
祭伯城遗址南北总长约118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95万平方米。从时代上可分为西周与明清两部分。
明清时期祭伯城的地下城垣墙体部分分布开关基本呈椭圆形,南北方向长670米,宽586米,面积39万平方米,可以环绕一周,位于原祭城镇祭城村的南半部。其墙体上顶部距与地表深0.6~1米,西南部和北中地下城城垣墙体高0.8~3.6米,上口宽约18.5米,下底宽约22米,为浅黄褐色夯土,夯土中含有炭屑、礓石颗粒等,墙体的外侧有宽窄不等的护城壕沟。
西周时期祭伯城的城址,开关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约800米,宽约70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分布于东风渠南部,滨河路以西区域,城址的南半部被明清时期的城址叠压,城垣呈环形分布残断相连续,深埋于地下。墙体外侧有沟壕宽25米左右,城垣墙体上顶距地表深3.4米到6.45米,城墙上顶宽15.5米,底宽25米,地下水位以上高3.05米,水位以下约2米,夯层表面有圜底夯窝,直径0.05至0.1米,土色黄褐灰花,土质较硬,结构紧密,在对祭伯城城址初步考古发掘中可以了解到,祭伯城四周至战国时期地下城墙的上部,有厚4米左右的堆积层,其形成应与黄河泛滥有关。
文物遗存
祭伯城遗址明清时期出土物有泥质灰陶残片、板瓦简瓦、小平砖、瓷片、兽骨等;西周时期出土有泥质与病人砂绳纹陶片、板瓦等,可辨认的器形有盆、釜、罐、理论、缸等。
历史文化
西周时期,周公五子祭伯封侯在管城东北15里处,建祭阝(jì)国都城,史称祭阝伯城。后来“祭阝”字改为“祭”字,读音为“zhài”。周穆公曾来过祭伯城,泛舟于蒲田泽。后该城并于郑,成为郑国大夫祭仲的采邑,随着多年后外地民众迁到祭伯城定居,由于口音不同,使祭的读音逐步演变为“zhà”,祭伯城简称祭城。
据史料记载,周代的周公把他的第五个儿子封到黄河南岸的祭地,建城后名为祭伯城。后并于郑,为郑国大夫祭仲的采邑。周穆公曾来过祭伯城,泛舟于蒲田泽。《括地志》载:“故祭城在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仲邑也。”现存寨墙在清咸丰年间得到重修。
祭伯城遗址公园位于龙湖外环路与农业南路附近,占地约48亩,总投资1600万元。是郑东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纪念设施“周文化历史主题园区”的一期工程,祭伯城遗址公园按照城市公园的定位建设,同时兼顾历史文化内容的展现,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既挖掘了城市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又满足了市民对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
文物价值
祭伯城是西周时期的一座方国都城,由于祭伯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与周武王的关系,其所在的都城无论从历史研究价值方面,还是从文化开发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祭伯城文物古迹单位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在商周时期的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研究商周时期的都城分封与设立及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祭伯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祭伯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祭城村。
交通信息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地铁5号线内环至儿童医院·颐和医院站(C口出)下车,步行250米后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