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元和十二年岁次丁酉二月二十五日乙酉,将仕郎守江州司马白居易,以香火酒脯,告于庐山遗爱寺四旁上下大小诸神。居易夙闻匡庐,天下神秀,幸因佐宦,得造兹山,又闻永远、宗雷,同居于是,道俗并处,古之遗风,而遗爱西偏,郑氏旧隐。三寺长老,招予此居,创新堂宇,疏旧泉沼,或来或往,栖迟其间,不惟耽玩水石,以乐野性,亦欲摆去烦恼,渐归空门。傥秩满以来,得以自遂,馀生终老,愿托于斯。今葺构既成,游息方始,爰以洁敬,荐兹馨香。不敢媚神,不敢禳福,但使疫疠不作,魑魅不逢,猛兽毒虫,各安其所。苟人居之静谧,则神道之光明。斋心露诚,庶几有答。尚飨。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