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社,
客家人叫担社,这是一种地方传统祭祀习俗活动,乡民们认为通过担社,祈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每个社王也有其‘地域管辖区以及分工责任制’;一般数个
自然村设一个社坛,不分姓氏均可祭祀。新版《辞海》中曰:“
古代帝皇、
诸侯所祭土神叫社皇,因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立社,为天下求福报功”。客家人担社日子没有严格规定,各有差异,一般为农历二月初二日,三月十三日,七月初二日等。担社供品以全猪、鸡、鱼、鹅、鸭等,这叫‘三生’或‘五生’。
博白特色
博白三滩白中有个出名的社坛,叫“狗肉社”。这个社王伯公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喜欢‘吃狗肉’,本来狗肉是去邪驱鬼的,神灵最厌恶的东西,可是这个社王就不管你那么多,偏要品尝人间这一美味佳肴,有道说‘不吃狗肉,不知天下大昧’,这个社王把‘吃狗肉’视为人间对其特殊的专奉。乡民们为迎合其口味,每逢担社都脱不了以狗肉为主供品,人们也就习以为常把这社坛叫‘狗肉社’。狗肉社有其流传故事,话说,古时有一书生赴京考试,坐船由南流江溯水而上,船到一处江湾,如同风车辘辘旋转,船夫怎么用力也无法撑出江湾,书生感到蹊跷,便站立于船头,双手
合掌,口中念念不有词:“有何
菩萨大神,小生如有过失之处请宽谅放行,保佑我考上
状元,回来定重奉大祭”。念毕,船果然轻飘地驶出江湾,顺风而上。数月后,书生考中状元,披红挂绿,衣锦还乡,船至江湾时,书生忘记往事,船正想离开江湾,此时,不知什么东西把船顶住,前进不得,船夫跳下水中,捞起一块晶莹石头,书生恍然大悟,想起当初许诺之言,即请来轿夫,弃船上岸,将石头抬走。书生与轿夫行至三滩九玉村时,石头从轿上滚下地,在一棵古榕树根停下不动,任轿夫怎么用力也抬不起,不得已,书生只好许诺:“神灵若不愿随书生离去,那你就在此当个社王吧,我买下十亩田地给乡民耕种,专为奉供你”。书生立了
社坛,乡民自然年年祭社。可就是自从有了这个社王,这里田庄相反连年大旱,虫害失收,乡民们认为是这个社王在作怪,一怒之下,拉来几条家狗,割血淋泼这个不称职的社王,企图驱赶其出境,许不知从此年年风调雨顺,无灾无害,季季丰收。该社王托梦乡民,感激乡民们用狗血滋补了他的身体,发誓尽职而为,保佑乡民们从此平安无事。乡民们才知道,原来该社王如同人间一样,喜欢‘吃狗肉’,充实营养,滋补身体,所以至今乡民们还是按地方传统习俗奉供这个“狗肉社”
潮阳民俗
潮阳民俗“祭社”活动,是民间为纪念南宋末年与元兵血战殁于小北山麓的
文天祥部属将士而举办的大型
社祭。每年活动期间,盛典隆仪,侨梓咸动,民间文艺活动异彩纷呈,形成当地传统的
民风民俗。
现存于
谷饶、铜盂的宋代将士合葬墓共六处。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谷饶大亨乡尖石山
元帅墓园,是闻名遐迩的古迹。小北山麓一带近二十个村落、十几个姓氏的民众十年一值,轮流祭祀,七百年来传承不衰。
归纳起来,潮阳祭社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
民族情感
潮汕是古代
闽越人与
南越人的聚居之所。潮人另一主干为“福老”和直接迁自河东(即山西)以及河南的“河老”。
由于战乱、天灾被迫南迁的民众,一直情系故土,心怀
中原,具有自豪的、正统的民族情愫。潮汕雕梁画栋的传统民居“下山虎”、“
四点金”,其门楣石刻至今仍要标榜祖居何处。例如张姓的镌“
清河故家”,肖姓的刻“兰陵旧家”,
刘姓的刻“
彭城世泽”等等。可见莫忘祖宗的家训世代相传。这种念旧、思祖、恋家情感延伸出来的安邦、报国思想,一脉相承,有着不难理解的历史渊源。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烽烟弥漫的入侵激起了当地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宋右
丞相文天祥勤王转战入潮,700年前的抗元战场血雨腥风,小北山麓尸横遍野,出于人类“怜生恤死”的同情心,民众自觉将阵亡将士收殓合葬;而之后香火不断地祭祀追念,则出于敬仰民族英雄的正义感。
民族忠烈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激荡着人们的心胸,潮阳人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念旧、思祖、安邦、报国观念由此激发升华,化为墓园前的袅袅香烟。由此可见熏潮阳的祭社民俗,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认宗祭祖,也不是求神拜佛,其被祭祀对象超越了血缘的关系和迷信的层面。祭社作为英雄崇拜的一种形式,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情感。这是潮阳“祭社”有别于其他地区
社祭的一个显著特点。
民族天性
应该说,在南宋灭亡后近百年的
元朝统治中,民众祭拜阵亡将士的活动还处于自发的、半隐蔽状态,后来由于
明朝廷的敕封追认为“宋朝大元帅”,并由附近村民轮流配祭而逐渐规范化制度化。
在潮阳练江中下游平原,集忠义、英勇于一身的“宋朝大元帅”在群众的虔诚祭拜中逐渐向神灵方向靠拢,定格为这个地域的神明。在寻常的日子,“祭社公”是心理医生,老百姓心中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生活中有什么过不了的道道,总会到元帅墓前倾诉,祈求神力的庇佑。
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村民一年到头舍不得杀一只鸡,就为了祭社时能凑齐象样的祭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经济繁荣,对于当年值祭的村民来说,祭社是一个比春节还要重要的日子。祭典期间,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游子纷纷赶回桑梓,男女老小总动员。大北山下的潮人祭社规模之隆重、情愫之虔诚、气氛之浓烈,远远超乎了外人的想象。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谈谈潮阳
练江平原的地理位置。练江中下游平原南有
大南山,北有小北山,东临南海,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闭塞的地域位置,不便的交通,使得人们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络交流,千百年来相对稳定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性格特征
独特的
地理环境孕育了潮汕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潮人俗尚
迷信”,认为冥冥中有一种神力在护卫或驱动,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来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神秘感。老百姓需要一种调节方式,来化解命运中的无助感、营造农民兄弟自己的一方绚丽精神家园。于是,向“元帅老爷”祈求风调雨顺,逢凶化吉的民俗活动应运而生,衍化成这个地域独有的人文景观。
文化内涵
艺术是否也起源于
宗教这里姑且不论,但民间艺术离不开民俗活动这个载体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认为,人神共欢的祭社活动是一个大舞台,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在传承、发展、出新中纷纷闪亮登场,演绎着“
海滨邹鲁”的
文化内涵。
艺术之乡
潮阳素称“海滨邹鲁”,这是一个与“
省尾国角”形成鲜明对比的美誉。在这片古老而又时新的热土上,传统民俗风情历久不衰,常年不断的民俗活动,带动了各门类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尤其是孕育了
英歌舞、笛套音乐、
民间剪纸这“三大瑰宝”,潮阳被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祭社盛况
祭社的各家各户都有成员(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参与文艺巡游演出,长达数里的文艺巡游队伍穿街过巷,宛如一条舞动的彩龙,震天动地的马头锣过后,三十六个彩墨花脸的
梁山好汉一路呼啸而来,这豪迈粗犷的
英歌舞,舞出了阳刚雄浑的古朴民风;新一代农民着西装、打领带,温文尔雅,吹奏着悠悠扬扬的潮阳笛套音乐;标旗队是由村里“民选”出来的俊男靓女担纲,花枝招展的时尚女郎戴着墨镜,款款而来,俨然是一次乡村版的时装秀;稚气未脱的少年英歌队,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威武气势……游行队伍从旭日东升一路欢歌笑语直到夜色阑珊仍意犹未尽。
入夜,卸下了节日盛装的人们涌向“神厂”(
祭坛),品评惟妙惟肖的“活景”,激赏璀璨华丽的花灯。民众为告慰忠魂而精心摆设的盛宴,更是民间手艺大竞赛:“水桌”上一排排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仿生面制品,与精美秀丽、多维巧思的潮阳
剪纸两相辉映,大放异彩。
祭典民俗
素有“南国奇葩”之称的
潮剧,更是祭典活动的重头戏,各地潮剧团应邀云集前来,连续演它个十天八夜。村里举行的农民书画展览,更是展示了劳动人民文化生活的另一道亮丽风景线。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
政府因势利导,为祭社这个
传统民俗活动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例如,
谷饶镇政府在祭社期间举办“
民俗文化节”,把民俗祭典活动办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艺术盛会。
在共构和谐社会进程中,传统民俗活动凸显其积极意义。侨乡潮阳“祭社”期间,海外游子纷纷组团回乡,热心公益,共图振兴。“祭社”犹如一系红绳,编织起族群和合的同心结。
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
本土文化被冲击甚至取代并非危言耸听。“祭社”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正确的保护宣传和引导有助于拯救潮汕民间
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