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
柳宗元诗作
《禅堂》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
作品原文
禅堂
发地结菁茆[1],团团抱虚白[2]。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3]。
涉有本非取[4],照空不待析[5]。
万籁俱缘生[6],窅然喧中寂[7]。
心境本同如[8],鸟飞无遗迹[9]。
注释译文
【注释】
[1]菁茆:即青茅。
[2]虚白: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虚白暗指禅堂,堂为环山所抱,意谓心境清静无欲。
[3]忘机:李白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忘机客,谓重巽。
[4]有:《大日经疏》:“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5]空:《大乘义章》:“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照空,针对“有”而感受“有即是空”。照,观照、照见之意。
[6]万籁:各种自然之声响。缘,因缘,梵语尼陀那。佛教以为森罗万象皆由缘而生。
[7]窅(yăo舀)然:怅然。庄子《知北游》:“夫道,窅然难言哉。”《逍遥游》成玄英疏:“窅然者,寂寥,是深远之名。”
[8]心境:境,指心所攀缘处。心、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9]“鸟飞”句:《涅盘经》:“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华严经》:“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
【译文】
选择吉地用青茅盖成禅堂,
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
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
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
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
观照于空也不用去解析。
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
喧闹当中也有深深的沉寂。
心与物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正像鸟飞不留任何痕迹。
作品鉴赏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这首《禅堂》是组诗的第三首。
《禅堂》与《净土堂》、《曲讲堂》的内容密切相关,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像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
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五年后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今存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封建论》等。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4 23:0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