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的前身为福建省戏曲研究所,1960年3月成立,系全国最早创建的省级戏曲科研单位,1988年12月更名为福建省艺术研究所。2007年10月易名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全院
编制50名,在职人员39名,离退休人员32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5名(在职11名)。
现设有艺术理论研究室、戏剧创作研究室、艺术文献信息中心、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音乐舞蹈研究室、《福建艺术》编辑部、办公室、人事科等8个科室,另设有学术委员会管理艺术科研工作。编辑出版《福建艺术》、《艺术论丛》、《福建省戏剧年鉴》等学术刊物。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福建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福建省艺术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志·文化艺术志》编辑部等常设机构与工作机构亦设在我所。
20世纪60年代初,我所在原福建省剧目工作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抢救、记录整理传统戏曲遗产,组织缮抄传统剧目;编辑出版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等剧种的《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多次对省内主要地方剧种的历史进行调查。1962年,组织调查组赴莆田、泉州、漳州、龙岩等地进行剧种历史调查,记录了大量的调查资料,编写莆仙戏、梨园戏、竹马戏等剧种历史调查报告100多万字。剧目创作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重点辅导一批基础较好的剧目,包括《张高谦》、《碧水赞》、《胭脂记》、《大保国》等。舞台艺术研究方面,记录整理郑奕奏、李盛斌、曾宪乙等表演艺术家的资料。1962年,在剧种历史调查的基础上,开设福建省戏曲历史资料陈列室,展出戏曲文献、文物资料共1000多件。
我院作为全省三级创作网络的龙头单位,承担了全省的戏剧创作组织辅导、选题策划与论证等工作。经我院组织辅导的《新亭泪》、《状元与乞丐》、《秋风辞》、《魂断燕山》、《凤冠梦》、《董生与李氏》、《贬官记》、《钦差大臣》等40多部剧目,获得了“文华奖”、“
五个一工程奖”、“
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全国性奖项,有的还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在艺术科研方面,组织开展了福建主要声腔剧种艺术源流(如高腔、弹腔、四平腔等)、南戏与目连戏、新时期福建戏剧创作,以及闽台歌仔戏交流、戏曲音乐、表导演、舞台美术等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的研讨,并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促进艺术科研向纵深方向发展。我院还承当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中华舞蹈志·福建卷》、《
中国曲艺志·福建卷》等多部志书集成的编纂工作,10多位科研人员参加《福建省志·文化艺术志》、《福建省志·戏曲志》的编辑和撰稿。第二轮的《福建省志·文化艺术志》(1998——2005年)修纂工作正在启动中。此外,我院还与莆田市政协联合编纂大型丛书《莆仙戏传统艺术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26卷,现已完成5卷,正在印刷出版中。
在艺术创作方面,郭祖荣创作的多部交响乐,周长赋创作的《沧海争流》、《江上行》、《金圣叹快事》,吴少雄作曲的《惠安女人》等,在国内外评奖与演出中获得佳绩和赞誉。在“九五”、“十五”期间,我院获得文化部立项的科研课题有《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莆仙戏史论》(与厦门大学合作)、《福建傀儡戏史论》、《福建戏曲文献研究》、《福建古剧种的保护与研究》、《闽台戏剧交流史》、《南音“谱”的曲调研究》、《
中国傀儡戏史》、《福建音乐史》、《闽剧史论》、《梨园戏史论》、《福建省民营戏曲剧团生存状态调查与研究》等12个。其中已完成并出版的有4个课题,1个已完稿结题正在排版中,其余正在加快研究中。
编辑出版专著、文集、作品集等近50部,包括《福建戏史录》、《南戏论集》、《陈雷戏剧论集》、《福建地方戏剧》、《福建南音探究》、《新时期福建戏剧文学大系》、《陈贻亮戏曲文论集》、《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福建傀儡戏史论》、《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永远的戏剧性》、《周长赋剧作选》、《闽都游子》、《福建艺术理论文集》、《中国四平腔研究论文集》、《福建省艺术科研学术年会论文集》、《福建戏曲文献研究》、《福建戏史探考》、《文化心理与戏曲美学》、《戏剧的背影》、《福建古剧场》、《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志述》(创作1)、《闽剧的女儿》等。其中我院编撰出版的《福建艺术丛书》,已先后出版18种。此外,我院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了700多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一些学术论文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自1960年建所以来,我院收藏了一批十分珍贵的艺术文献,包括传统剧目手抄本8000多个,17800多本,艺术档案500多卷,音像资料200多部。已陆续创建“福建戏曲传统剧目索引”、“福建戏曲新创剧目索引”、“福建戏剧研究论文索引”、“闽台戏剧交流资料”等多个专题数据库,并正在筹划艺术研究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