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话是
闽语闽东区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于闽语闽东区福清小片,通行于
福清市和
平潭综合实验区,并随着数万侨胞的足迹流播于
东亚、
东南亚、
欧美等地区,尤以
东南亚最广。
福清话是
闽语闽东片的一个重要分支,福清话与福州话同属于闽语闽东区方言。闽东区方言可分为四个小片:福清小片、福州小片、
福宁小片和
浙江小片。在语言学谱系上,福清话与福州话是闽东语的平行分支。
福清话是本地主要的交际工具,隔海相望的平潭县也通行福清方言。由于历史、地理及周围邻县方言影响等原因,福清方言内部新派与老派的方言,城区与乡下的方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海岛与陆地的差别更为显著。根据发音的不同,福清方言可分为融城、高山、江阴、一都四个小片。
1、融城片(包括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东张、镜洋、渔溪、上迳、海口、城头、南岭、龙田、江镜等镇街及新厝的乡村):有宽窄韵现象,秋韵和烧韵趋合并;
福清建县以来已经有一千二百余年。福清话中保存了大量古音、古词。例如“中”[tuŋ]、“转”[tuoŋ]、“茶”[ta]、“沉”[tʰeŋ]等单音词,声母是t、t、tʰ,而不是tʂ、tʂʰ;“夫”[puo]、否[pʰeu]类字,声母是p、pʰ而不是f,就是保留着古音的缘故。福清话叫高为“悬”[keŋ],跑为“避”[pie],走为“行”[kiaŋ],立为“徛”[ kʰia]、喊为“吼”[hau];把饭锅叫作“鼎”[tiaŋ],饭汤叫作“饮”[aŋ]、稀饭叫作“糜”[mui]、泔水叫作“潘”[pʰuŋ],把筷子叫作“箸”[ty]、房屋叫作“厝”[tsʰuɔ]、儿子叫作“囝”[kiaŋ]、男人叫作“丈夫”[tuŋ-puo]、脸孔叫作“面”[miŋ]、叶子叫作“箬”[nyɔ]等等,则是保留上古词的证据。还有像“蘧蒢”(贮谷竹器)、“㫲头”(晚上)一类常用词,更是福清话里特殊存留的上古词。
福清方言中有
文白异读现象。所谓文白异读指的是,有相同的古音来历,在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读音。这种又音现象必须符合古今语音演变规律及今音的语音结构,同时又是一种系统性的现象,但不同于普通话的多音字现象。比如:“惊[kiaŋ](怕);惊蛰[kiŋ-tiʔ]”,这两个“惊”都来源于古梗开三庚韵平声见母,意义上也相关,同时梗开三庚韵里“命、镜、迎”等一批字,韵母也有[in]和[iaŋ]两读,而且[iŋ]总是出现在较文的书面语环境里,[iaŋ]总是出现在较白的口语环境里,因此梗开三庚韵有[iŋ:iaŋ]韵母的文白对应。再比如,非母的“飞、夫、斧、富”等一批字,声母有[p] 和[h]两读,有非母有[h:p]声母的文白对应。
福清话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将之作为研究对象。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冯爱珍在福清进行长达5年的实地研究,写成35万字专著《
福清方言研究》;2003年,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了18分钟的短片《茉莉花海湾》,2007年翁首鸣导演的电影《
金碧辉煌》,演员对白均以福清话为主,是少见的福清话影片。福清本土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民俗专家也对福清话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作品主要有:1990年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著的《中国民间谚语·福清卷》;2004年由新加坡福清会馆委托市文体局拍摄的电视教育片《学讲福清话》(共12课),还制作光碟出版发行。随后,市侨办组织人马编写了福清话启蒙读本《福清话入门》;2004年,林秋明编著了《福清俗语》;2007年,陈则东编著了《福清方言词典》;2007年,郑卫建、陈则东编著了《福清方言熟语》;2010年元旦,为普及福清话,福清电视台开播福清话节目《讲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