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绥境大楼
“大跃进”时期的产物
福绥境大楼在1958年修建,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在2005年已经停止使用。
历史沿革
福绥境大楼建于1958年。
同年,东城区北官厅、西城区福绥境等地建起了“人民公社化”住宅大楼,它们都有大空间用作公共食堂,并且楼内每层都配备公共水房和厕所。大楼共8层,有3部电梯。这是北京第一栋安装电梯的居民楼。
2004年初被列为“北京市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2005年,福绥境大楼开始排险腾退,原本364户居民,大部分从大楼搬走。
2019年,福绥境大楼成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的北京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
福绥境大楼,建于1958年,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大楼设有大食堂,楼高八层,是北京最早的有电梯的居民楼,是用人民大会堂的剩料建成的。体量及其宏大、端庄,2.5万平方米的“Z”字形建筑在白塔寺西北的胡同群落的任何角度,都难窥全貌。
曾经名噪一时的“人民公社大楼”,又叫“共产主义大厦”。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代,公共食堂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家家户户凑在一块儿吃大锅饭,是最流行也是最提倡的生活方式。
当年住进人民公社大楼的老百姓,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每层楼大概可以住40户人家,这幢楼里共住了358户人家。
2004年,该大楼被列为全市重大安全隐患,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开始投资排险腾退。据2013年新街口房管所统计,300多户已搬得只剩20多户了。
幸运的是,这座大楼已经列入第一批北京市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名录,这是万幸,因为凡是列入名录的建筑不仅不能够拆除,而且外立面不许进行改变。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3 10:1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