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黄石是
巴林石中一种十分优良的品种,人们认为其优质者堪与寿山田黄石媲美,因而也有人称其为“巴林田黄”。
据说,该品种最初发现于1983年冬。当时采石班班长刘福在露采矿坑底部发掘到了一窝黄澄澄的冻石,令经验丰富的刘福激动不已。但这时周围的冷水不断涌入,坑壁碎石不时坠落,在既无排水设备,又面临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情况下,刘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硬是不顾塞外刺骨寒冷的冰水,自己站在坑底通过快速传递的方式,抢救这罕见的优质石料。就在他冻得双腿抽筋,被同伴们拉上来之际,只听“轰隆”一声,石壁塌了下来,埋住了矿坑。刘福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但由于长时间在冻水中作业,终于发展成全身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纪念刘福舍身抢石的壮举,人们遂将该石命名为“福黄石”。
福黄石呈橘黄色、金黄色或鸡油黄色,且石质细腻,呈半透明冻状,部分还有类似田黄石那样的“萝卜纹”和冻纹,与田黄相比,毫不逊色,因此被视为巴林石的极品。续后的研究,人们发现福黄石的矿物组成稍不同于其他巴林石。它以水铝石为主,地开石为副,并常有褐铁矿的渗染。
人们把福黄石单独从冻石中划分出来,另列一类 ;除了刘福抢掘出来的那窝福黄石外,还把巴林石中,凡主体呈黄色且微透明或半透明者全归入此类,并根据其色泽的差异分出:黄中黄、蜜蜡黄、鸡油黄、水淡黄、流沙黄、虎皮黄等品种。
就其品质而言,可分为两个等级:①极品级。以最初发现的福黄石为代表,有些书刊上又称之为“巴林黄”。其质地与田黄相比,毫不逊色。②上品级。此品级质地细腻,肌里透明清晰,通体为黄色,隐现纤细的水痕,且坚而不脆,软而不松,色泽高贵端庄,均属上品。其他虽有黄色地子的品种,或因质地不够纯净,或因黄色的面积太小,形成不了主色,都不能划入福黄石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