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药交会
河南禹州市举办的大会
禹州药材交易会自春秋战国开始,禹州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公元1264年“禹州已经成为药材汇集之区,填满街市,有粪土,故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地药商在禹州集结,开始形成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明崇祯十七年禹州已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活动特点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由官府倡导,每年设春、秋、冬三个会期,国内海外客商界舟车转而至,药材贸易昌盛。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一些基本特征。
1、药交会规模大,会期持久繁荣。因病需药,中药材品类繁多,中成药制造商、供销商纷至沓来,中药材贸易包容量大。
2、半封建资本,股份产业且亦农亦商,资金涵盖广泛,富商大贾与小摊小贩共存,资本家与小业主兼容,批发零售并举,竞争激烈。
3、货畅其流,囤积与贸易周期短。坐贾行商共存,鲜货、期货因质议价,成交率高。
4、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封建生产理念影响,为保特效药制品以适应市场竞争,以家庭为本位,单项产品,门类共生,非规模型生产方式现象突出,商业机密性强。
5、中成药方剂产品,饮片类炮制,中药材种植、养殖及品质鉴别,富含渊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儒商现象明显。
据上述特征的药交会,在河南中药材贸易和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南市场经济的缩影,中国封建经济生产发展之遗存。
药交会富含股份制经济形势,是促进中药材贸易,繁荣经济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中成药生产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本色特效药用植物、动物的种植、养殖产业的繁荣,促进中草药生产环节的联动,充分利用劳动资源。
现状
1985年3月中药材交流会重新恢复,相继建立了南、中、北三条街的药材市场,1996年9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禹州市成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2002年,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起新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总投资2亿元,占地300亩。现有经营商户300余户,经营品种近千种,到2012年硬件建设在国内尚属一流,并于2002年5月20——25日,恢复了中断十年的中药材交流交易大会,进一步扩大了禹州药市的知名度。2004年10月份举办的“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大会”,突出药王、文化、经济主题,取得了较为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禹州药市在全国药材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市场优势初步显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3 15:16
目录
概述
活动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