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亭博物馆
禹城市历史博物馆
禹王亭博物馆位于禹城市区西北部3公里处,占地136亩,由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具丘遗址、禹王亭和禹王湖等组成,是一座集考古、研讨、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古文化公园。是国家AAA级景区。
发展历史
雍正二年,禹王亭整理扩建,更加宏伟壮观。
明清时期,禹王亭香火大盛,不少骚人墨客来此朝拜观光,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文和历史文化遗存。如清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就曾诗云:神禹治水乃最神,当时犹至入徒骇,三千年后智非禹,问胜此人谁能解。
日寇侵华时,禹王亭配殿被炸,主殿前厦被毁拆除。
解放后,禹王亭经简单修补曾做学校。
1966年“文革”期间,禹王亭被彻底拆除,仅存荒凉的具丘山。
具丘山遗址于199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龙山文化古遗址。
1995年重修禹王殿和禹王亭,2002年上半年,禹王亭博物馆一二期工程相继完工,并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是禹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筑布局
禹王亭博物馆由一个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由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结构新颖、紧凑、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
历史故事
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导三川、疏九河,在禹城境内具氏部落筑土成山,察水情、望水势。据史书记载,该土丘“高十仞,广倍之”,折合高度为十八米左右,后人把土丘定名为“具丘山”。唐以前,当地百姓为感念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功德,几经向具丘山填土,栽树种草,并在山丘是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禹城建县后,在具丘山上修筑砖木结构禹迹亭,供禹王神位,逢立春、重阳,县令与民众祭祀禹王。自唐至元,因战乱灾荒,禹迹亭几次被毁重建,明朝天启四年,十里望吴姓乡绅,倡乡民在禹迹亭旧址建禹王阁,比原亭扩大。康熙五十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募捐善款重建禹迹亭,更名禹王亭。并置祭田40亩,刻碑以记,曾九皋亲题匾额“神功千古”,亲撰碑文《禹亭记》,后曾离任,百姓感其在禹绩业,亦捐款刻“去思碑”,立于禹王亭内。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每天8:30-17:00
登记身份证信息免费入馆参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5:1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