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槊(yǔ wáng shuò)是
中国古代兵器的一种。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禹王槊是一种异常沉重的
兵器,很少有人有力气拿动它,挥舞杀敌就更不可能了。
它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最早是
大禹治水时用来开山凿石的工具和镇压江河中的妖魔鬼怪使用的神器。以后主要当作
法器摆在庙门口代替
四大金刚的作用。到后来历朝皇帝的
仪仗队中都有它出现,为了显示皇帝和大禹一样功绩非凡。
禹王槊有四种造型,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二指前伸或拿着一枝尖端向前的笔的叫做“指”,五指伸开的叫做“掌”,紧握拳头的叫做“拳”,拳头中横握一根双头铁钉的叫做“横”。连在一起取其谐音就叫“执掌权衡”,以显示为民除害的大禹的
神圣。
古代的
槊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 丈八槊:槊的一种。长一丈八尺,故名。
使用槊这种兵器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就是《三国演义》中
横槊赋诗的
曹操,不过这种早期的槊只不过是杆比较长的铜
矛而已。
“槊是
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
槊是由
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
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
百胜将”
韩滔用的是一杆
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
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