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
《离婚》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23日《语丝》周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内容简介
爱姑是“沿海三六十八村”无人不知的庄家家主庄木三的女儿,她上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哥哥,是家中惟一的女孩,从小就受到宠爱,蕴育了她大胆泼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权益,她敢于向强大的封建势力发起挑战。因为丈夫“姘上了小寡妇”,她就骂他是“小畜牲”;因为丈夫与父亲沆瀣一气,她就骂公公是“老畜牲”。夫家要“休”掉她,她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爱姑对于封建礼教等陈规陋习敢于理直气壮地表示不满,并且公然进行反叛。
离婚的事情已经闹了整整3年也没个结果,最后,爱姑的夫家施家请出了有权势的七大人出面调停。爱姑刚见七大人时还心存幻想,以为他能够主持公正,她说,“七大人是知书识礼,顶明白的……我是有冤无处诉,倒正要找七大人讲讲。”然而,七大人所维护的“公正”就是以夫权为重要内容的宗法体制和整个的封建秩序,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七大人故弄玄虚的威势面前,爱姑由莫测高深到心慌意乱,从优势转为劣势,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先前的锐气已经一扫而光。爱姑的幻想破灭了,她的抗争以失败而告终。
创作背景
《离婚》发表于1925年11月。此时鲁迅刚刚经历了一场兄弟失和的情感重创。兄弟失和爆发于1923年7月,鲁迅“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接着迁出八道湾居所,标志着分家已成事实。1924年6月鲁迅回八道湾居所“取书及什器”,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争吵,从此兄弟彻底分道扬镳。这场争吵曾使鲁迅一病不起,随后仅一年,就发表了《离婚》。如果将这场争吵的实际情况和《离婚》中的描写相对比,就会发现小说虽然在名称和细节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但事件的内容和性质则丝丝入扣。
人物介绍
爱姑
农村女子。爱姑和那些一般的农村妇女最大的不同就是敢于向侵害自己的势力进行勇敢的反抗,在小说中爱姑的丈夫找了个寡妇,气的爱姑一气之下回家了。在爱姑的眼里那些乡绅她是并不惧怕的。
爱姑有反抗意识,但是却是蒙昧的、自发的,而且她的反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父亲和兄弟的,爱姑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自主人格在支撑着他,相反她还幻想通过压力让那对父子进行屈服,这样都决定了她的反抗只是悲剧。但是和其他的女性相比,爱姑又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爱姑敢于藐视那些封建势力,是那个时代里开始萌生自我意识的农村典型的妇女形象,她有着强烈的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进步意义,她向夫权和族权发起了进攻,为了不被随便的休掉,自己做主闹了三年,而且还坚持要斗争到底的“总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她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上骂公公为“老畜生”,骂丈夫为“小畜生”,不把乡间的土地主慰老爷放在眼里,在如此巨大的封建压力面前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七大人
封建势力的代表,爱姑的夫家施家请来的权势人物。文中反复提到七大人的“知书识理”和“讲公道话”,爱姑初次见到他“总觉得他其实是和蔼近人,并不如先前自己所揣想那样的可怕”,可见这七大人是一个“文化权威”。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离婚》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空虚的本质,同时又相当尖锐地反映了农民群众对统治者抱有幻想,缺乏明晰的认识。因此,使得这场来势很猛、可以取得胜利的斗争,落得一个屈服、受辱的结局。这就是作品提出的问题,也是它的主题。
而“离婚”的实行,并没有让爱姑从失败的婚姻中解脱。她作为封建婚姻的受害者,遭受了夫家极大的侮辱,但却没有在离婚调停中得到应有的补偿;她受到封建男权的极大压迫而没有彻底反抗;被那些大老爷美其名曰“离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休妻,而在当时那个不开化的社会中,被休了的女人是极不名誉的,还不如一死了之。更可悲的是,爱姑不明白这些,她还用封建伦理道德做自己的武器,想着让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帮她主持公道,却不知道最后的妥协实际上把她推向了深渊。离婚后的爱姑注定一生都要面对世人的白眼和唾弃,甚至会遭到家人的嫌弃和鄙视。如果不离婚,就要在施家默默遵循做妻子的礼节,“低头进,低头出”,忍受丈夫的打骂、公婆的虐待,像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在夫权的压制下磨光自己泼辣的性格,磨掉自己的灵魂么。离与不离,都不由爱姑做主;而离与不离,对爱姑来说,都是苦难命运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是封建男权的压迫,使她的婚姻从头到尾变成了彻底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爱姑的不觉悟、她的封建奴性意识,更在自己掉落深渊之际给了自己致命的一击。
艺术特色
全文分成两大部分。从开头到爱姑和父亲离船上岸是第一部分,通过船上赶路人们的交谈,交待“离婚案”过去发生纠葛的情况。后边一部分,写出这个“离婚案”出乎人们意料的急转直下的发展和结局。
鲁迅在写法上是灵活多变的。第一部分偏重予写人物对话,交待这纠纷过去的历史,写出爱姑的态度和意向,点明“出师不利”的多种原因,这是实写。第二部分,让爱姑和七大人直接对话,把其他人物都放在陪衬的地位。七大人话不多,着重描绘他的丑态和故作高深。由此造成爱姑精神上的威压,细致地写出爱姑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来。这使得情理之中的事情,合情合理地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结果。这个结果是通过“意想”或写意的手法达到的。这是《离婚》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离婚》的艺术结构是非常圆熟、精炼的。艺术结构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离婚》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这篇小说主题是通过离婚问题的解决写爱姑对封建统治者的幻想迷信。爱姑深受封建思想的压制而不觉,反而把反封建压迫的希望寄托在封建阶级代表人物身上。因此,作品所着重表现的不是爱姑和丈夫、公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是她同封建阶级代表人物七大人之间的交锋和胜败。这就要求故事情节的组织安排要有利于表现这种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情节、大量笔墨不能用于她同丈夫、公婆的关系上,而要用在她同七大人的关系上。根据这样的要求,这篇作品采用了横剖面的方法,没有平铺直叙地具体描写爱姑离婚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而是集中笔墨描写了它的结局。关于爱姑受丈夫欺压、闹了三年离婚、慰老爷说和过四次、庄木三带上儿子去拆施家的灶……这些情节,作品都没有正面展开描写,只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人物对话作了必要的交代。作者把主要笔墨集中在两个场景的描写上,整个作品就由这两个场景组成,并且以航船上的场景作为对比,突出描写了慰家庭堂里的场景,描写了爱姑向七大人申诉失败、被迫离婚的结局。这样安排就把矛盾的焦点高度集中起来,便于在表现对立景的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使其思想、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更加典型化。
另外,作品充分地利用了这两个场景进行对比来突出人物和主题。航船是一般群众来往聚议的地方,在这个场景中突出描写爱姑的愤愤不平,理直气壮,充满幻想的心理,处处表现出她的主动。慰家庭堂则是地主阶级运筹之地,在这个场景中着重描写了爱姑畏惧、局促不安的心理。七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那不安的心,她处处都显得被动。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则把爱姑灵魂深处的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作品通过这样单纯的结构、集中的场景、鲜明的对比,使人物性格的描写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都得到了加强,收到了借一斑窥全豹、精炼而圆熟的艺术效果。
作品评价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景山:独有鲁迅,怀着对妇女命运的极大奖注耜同情,同时又怀着对旧社会、旧礼教盼极端憎恶和愤懑,写出了《离婚》一篇,使人们在同情爱姑的同时,更注意到了黑暗势力的强大,使人们不但看到了爱姑一人的悲剧,更使人们进一步考虑造成这一悲劂的社会原因。“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认为这才是鲁迅通过本篇所要告诉读者的最重要的东西。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勤奋好学,7岁开始读书,12岁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后因家庭的一次变故,饱尝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视。1902年东渡日本学医,当他目睹国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时,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笔来唤醒国人的灵魂。回国后,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几所大学任教。1918年,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并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著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4 17:4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