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芦村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下辖村
秀芦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现在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912户,3383人(其中男性1762人,女性1621人),劳动力1353人,外出务工885人,全村“五老”148人(其中健在32人),“五老”遗属15人,烈属22户,军属`2户,复退军人31人,村校(小学)教师19人(其中男11人,女8人),学生数238人,幼儿班38人,全村党员56人,其中预备党员5人,村两委共有7人,总耕地面积3041亩,山地面积31400亩,其中有林地26000亩,荒地1600亩,水果面积3800亩。
基本概况
通过广大干群的努力下,老区面貌明显变化,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思想,新观念,新的道德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团结一致,勤劳致富,涌现出一批率先致富的典型专业户,艰苦创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浮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邻里和睦的景象。村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村容村貌整洁,群众不但丰衣足食,全村有90%以上的村民建起新房屋,全村有汽车323部,农用车104部,小型汽219部,电视机918台,安装电脑302部,水电路三通,村集体兴办百亩果场,林场,并提供村民股份兴建小型水电站四家,这是发挥资源优势的短、平、快项目,也是解决劳力出路,增加群众出路的好途径。
历史人文
秀芦村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西北部,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目前,村落建筑格局多以土楼为中心分布,仍旧保留客家以家族聚楼而居的习惯,其中以陈氏家庙、下坪宗祠、东山宗祠等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秀芦村不断挖掘土楼建造技艺、木雕、茶艺等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出了节庆文化、耕读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等优秀文化内涵。
村落整体东西向,小芦溪自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汇入韩江支流芦溪。主要居民点在溪流两侧,地势较为平坦,依山傍水散落着多座风貌古朴的清代、民国时期建筑。村落建筑格局多以土楼为中心分布,保留了客家以家族聚楼而居的习惯,世代同堂,有陈氏家庙、下坪宗祠、东山宗祠、霞春宗祠、和南毓秀楼、燕山怡韵楼、世德绵长楼、东阳启以楼、中庆楼、永和桥等代表性建筑。
秀芦村是当年战争年代的主要革命基点村。早在一九二六年陈彩芹同志就亲临我村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道理,发动这里的群众组织秘密农会,创建地下党活动,随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反对压迫剥削,减租减息,抗捐抗租的革命斗争。一九二九年大革命期间秀芦的革命群众手臂系上红布条,肩背土枪,跟随红军游击队,建立起秀芦苏维埃政府。在那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烧、杀、抢的“三光”政策,多次烧毁秀芦民房,致使秀芦一片废圩,秀芦人民饱受了敌人烧、杀、抢掠的严重摧残,全村2500余间房屋到解放时只残存二座楼房98间,群众被迫移民过着悲惨生活。英勇顽强的秀芦人民,对革命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尽管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里,生活困苦,环境险恶,但支持游击队坚持革命的意志韧不拔,他们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和革命同志通风报信,送米送菜接济革命,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仅有四百多户,二千多人口的秀芦村,就先后为革命牺牲了六十多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弘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形成推进我村各项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着手准备一批丰富多彩,高品位的文化遗产古楼项目,为迎接平和县第七届琯溪蜜柚节胜利召开。
荣誉称号
2023年3月19日,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1 23:28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