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烈彝族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辖乡
秉烈彝族乡,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地处文山市北部,东、北与砚山县维末乡接壤,南与马塘镇毗邻,西邻红甸镇,乡人民政府距市区4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82.9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秉烈彝族乡户籍人口为24493人。
建置沿革
清朝时期,秉烈彝族乡境域属乐龙里及土参军周应龙家世袭领地(称半甲)。
1949年,分别属秉烈、路结2乡。
1950年,属文山县第四区。
1958年,为前锋公社,划差黑、小石桥、店房等管理区入稼依公社,划汤坝管理区入马塘公社。
1959年,为秉烈公社。
1961年,属马塘区,划出海子边、暮菲勒入砚山县。
1963年,为秉烈区。
1966年,改秉烈公社,并划红甸、茂克、平坝寨等小公社成立红甸公社,
1984年,改为区。
1988年,为秉烈彝族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辖秉烈、老安寨、旧老龙、舍舍、务路、小平坝、卡作、迷勒湾、丫科革、倮家邑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9个村民小组。有53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秉烈彝族乡辖10个行政村:秉烈村、老安寨村、旧老龙村、舍舍村、务路村、小平坝村、卡作村、迷勒湾村、丫科革村、倮家邑村;乡人民政府驻秉烈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秉烈彝族乡地处文山市北部,东、北与砚山县维末乡接壤,南与马塘镇毗邻,西邻红甸镇,乡人民政府距市区4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82.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秉烈彝族乡地处云贵高原滇东部,地形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及山丘,地势略为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最高峰丫科革,海拔1740米;最低点务路,海拔1380米。
气候
秉烈彝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8.1℃,1月平均气温9.5℃,极端最低气温-4℃(1975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1.5℃,极端最高气温33.7℃(1994年4月)。最低月均气温7.3℃(196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2.9℃(198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6℃,最大日较差21.5℃(1968年12月28日)。生长期年平均356天,无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长达320天,最短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29小时,年总辐射121.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68.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2.1天,最多达173天(196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766.2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53.6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秉烈彝族乡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务路河,从红甸流经境内舍舍、务路、秉烈、老安寨,长25千米,流域面积105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8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秉烈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旱灾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8月2011年5月,综合气象干旱达百年一遇农作物受灾面积1.6万亩,粮食减产855吨;造成1.5万人、1.3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283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秉烈彝族乡有耕地面积2.5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1.9万亩,造林1.8万亩,其中经济林6024亩,防护林1250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辖区总人口2294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6人,城镇化率1.8%,另有流动人口165人。总人口中,男性11467人,占49.97%;女性11482人,占50.03%,14岁以下2195人,占9.56%;15—64岁18409人,占80.22%;65岁以上236人,占10.22%,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12860人,占56.04%;彝族8720人,占38%;汉族1160人,占5.05;苗族207人,占0.9%。
截至2017年末,秉烈彝族乡常住人口21187人。
截至2019年末,秉烈彝族乡户籍人口为2449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秉烈彝族乡财政总收入68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4万元,比上年增长2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65万元,增值税42.46万元,企业所得税13.08万元,个人所得税0.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5%、55.02%、17.25%、20.20%,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是1978年的158倍,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4%,实现税收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5元。
2019年,秉烈彝族乡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秉烈彝族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8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0%,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10263吨,其中玉米3705吨,水稻5434吨,小麦12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辣椒、烤烟等,花生种植面积3326亩,产量335吨;油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2.1吨;辣椒产量3043吨;烤烟种植面积2040亩,产量255吨;蔬菜种植面积0.9万亩,产量0.07万吨,主要品种有京白菜、白菜、黄瓜、南瓜、洋花菜等,其中京白菜0.03万吨,白菜0.02万吨。
2011年,秉烈彝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3.1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牛饲养量1.9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饲养量1万只,年末存栏5525只;家禽饲养量5.1万羽,上市家禽2.8万羽,生产肉类2436吨,其中猪肉1902吨,牛肉202吨,羊肉137吨;禽蛋12吨;畜牧业总产值3397万元,农民住宅四旁树木0.8万株,林木覆盖率52%。
商贸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商业网点4个,职工2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233万元,比上年增长9.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826万元,比上年增长9%。
金融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各类存款余额58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储蓄2558元;各项贷款余额2851万元,比上年增长25%。
邮政电信业
2011年,秉烈彝族乡业务收入4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5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7所,在校生2263人,专任教师1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1157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0.1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15%、5.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各类科技人才0.1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50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才150人,农村实用人才65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9个,村图书室10个,藏书5万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1人,占全乡社会从业人员的1.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卫生院1所;病床7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5张,固定资产总值18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执业(助理)医师0.1人、注册护士0.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8万人次,住院手术36台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4/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8万人,参合率93.66%;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6.99‰、10.98‰、6.6‰。
社会保障
2011年,秉烈彝族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户,人数126人,支出3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城市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6人次,共支出5万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39户,人数1781人,支出182万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4人,支出12.9万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医疗救助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05人次,共支出40万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临时救济121人次,支出4.8万元,比上年增长8.6%,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050人,紧急转移安置25人,直接经济损失1350万元,救灾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9人,支出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会福利费17.36万元,比上年增长9.8%。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766人,参保率%。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秉烈彝族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2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8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3万件,征订报纸0.9万份、期刊0.2万册,电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固定电话用户98户,比上年增加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0.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425户,比上年增加11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6.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15千米,主干电缆达45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9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50个,宽带接入用户250户,比上年增加55户。
交通运输
2011年,秉烈彝族乡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8.5万人次。有县乡(镇)级公路10条,总长190千米。建有客运站,日均发送16辆客车,日客运量330人次。
历史文化
秉烈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秉烈村而得名。秉烈壮语意思为倒流的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4:57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