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荡秋千活动,以澄海市澄城巷口乡、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潮州市庵埠镇仙溪乡、亭厦乡、惠来县的石峻乡、后山乡等地较为有名,涌现了不少荡秋千能手,如李烈、朱福全、卢锡等。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之人,能在高达10米的秋千架上穿木屐、皮鞋表演离手倒吊、空中转身等高难度的技法,动作纯熟,姿态优美,常常博得周围观看者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简介
在潮汕,荡秋千是潮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潮人群众性荡秋千多在正月,特别是元宵节前后举行。正月对于潮人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兴奋,既热闹又快乐的月份。这个月份潮人的节日特别多,随处可看到一派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场景。而荡秋千既作为一种体育活动,能健身壮体,又作为一种文娱活动,能增添节日气氛,故深受潮人的喜爱。
起源
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荡秋千的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较早的有明万历《普宁县志》:“正月……男子小儿或妇人,竞打秋千,至十五夜止。”从出土的明嘉靖《荔镜记》剧本中也有打秋千的记载,由此可知,最迟在明代潮汕便有荡秋千之俗。此后历代方志都对潮俗荡秋千活动有所记载,如清顺治《潮州府志》载:“(上元)儿童以秋千为戏,斗畲歌焉,善者为胜”;雍正《澄海县志》云:“(正月)十一日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嬉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唱达旦”;乾隆《揭阳县志》谓:“(上元)乡村架秋千为戏,斗畲歌,善者胜”;光绪《海阳县志》曰:“(上元)秋千之戏,鱼龙曼衍之观无不具。”
风俗
潮汕有些乡村在正月荡秋千时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风俗。例如饶平县樟溪镇龙潭埔村正月荡秋千别具一格,每年正月初一下午2时许,村民便在村寨广场上搭起一个五六米高的秋千棚,凡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都要备生、熟互掺的几筐花生粒,登上秋千棚,向棚下早已翘首以待的人们撒花生粒,直到把所有花生粒撒完为止。棚下的人们尤其是今年即将为人父的后生兄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抢夺,热闹异常。据说是谁抢多花生粒,谁今年就生下男孩。故后生兄们为博个好彩头,个个乐此不疲。该村这种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正月几乎天天男女老幼都可荡秋千,但是元宵节那天,男人不能登上秋千棚,整个秋千活动只能由女人参与,男人们只好站在一旁观看。